2016年4月9日,科研人员在位于合肥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新华社合肥10月14日电 题:下好创新“先手棋” 改革激活新动能——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汪奥娜
作为第二个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合肥出乎很多人意料。
这个40年前的“江淮小邑”,凭借“先行一步”的改革魄力,潜心科研、培育产业、吸引人才,转身一变成为“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爆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合肥一路“跨栏”式奔跑。十八大以来,GDP年均增长10.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综合实力进入省会城市前10位,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腾“巢”安“凤”:经年打造国家科学中心
“五平方公里五万人,五条马路五盏灯。”这是百姓口中合肥最初的模样。
但是,这个“小城”有敞开胸怀接纳科研院所的“大肚量”,也埋藏下了发展的种子。
2016年4月9日,科研人员在位于合肥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合肥从困难时期就腾出最好校舍安置迁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相继迁入,到1985年,合肥共有省级及以上科研院所多达64个。
上世纪80年代,院士何多慧带领一批年轻人组建了同步辐射实验室。依托同步辐射、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群和量子科技设施等,发源于合肥的重大原始创新接连引起世界瞩目。2017年1月,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从编制滨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规划,到配套出台“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再到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合肥不断聚焦原始创新。
2016年开始,合肥超导质子研发团队将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涉及的超导核聚变技术产业化,自主研制超导质子治疗系统。与传统放疗相比,新系统能够让正常组织遭受的辐射剂量减少达60%。治疗设备明年将进入调试阶段,未来有望大幅度降低治疗成本。
2017年9月27日,工作人员在合肥查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工业立市”:创新成就骨干企业
“随着沿海产业转移,合肥在2005年叫响‘工业立市’的口号,通过代建厂房、股权合作等方式让企业用最短的时间落地,家电、汽车、显示屏等支柱产业平地而起。”合肥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十朋说。
在广东工作的时乾中选择回到安徽。“当时美菱、荣事达等大品牌带动,合肥已经形成了家电产业链集群,工业企业落户还有政策优待。”
今天,打开冰箱门,就有6成概率看到安徽万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门封条。在冰箱领域能耗竞赛升级的当前,万朗磁塑已经能参与到客户的产品研发中,提供冰箱门体解决方案,还先后在泰国、波兰、越南、墨西哥等国建厂。
抓住龙头企业,配套从产业规划、资金支持到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创新由“盆景”变成“风景”。
2018年8月7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新能源汽车总装生产线上的工人在安装一辆新能源纯电动车。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2008年,合肥投资引进了因高研发投入而背负巨大资金压力的京东方。10年来,合肥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8.5代线和全球首条10.5代线先后建成,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
“创新活动见效需要时间,不仅靠市场无形之手,更需要政府勇担当、敢拍板。”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说。
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取消和下放原有72%的行政审批事项……企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数据显示,目前,位于合肥的国家与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总数达550个。在汽车、光伏、集成电路等领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速成长。
打破藩篱:激发活力助力腾飞
早在2009年,合肥就“悄悄”地将科技成果鉴定图章锁到了保险箱,以市场论英雄。
“当时这是冒险之举。”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江说,“但只有打破体制藩篱,为科研人员松绑,才能激活科技生产力。”
2018年7月12日,技术工人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江淮汽车总装车间生产线上组装卡车。 新华社发(王彪 摄)
产业支持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就整合起来,以“量身定制”的综合政策体系推进重点产业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初期融资难,就重点解决,“合创券”将事后奖补前置,“投保贷”叠加担保与投资……
研二在读的韩东成没想到,2年后,自己会成为一家估值上亿公司的董事长。他与团队在校期间突破了等效负折射率平板透镜的关键技术瓶颈,手机上的地球图片透过这种“玻璃”就能显示在空气里,科幻电影里的无介质呈像成为现实。
2016年8月,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合肥市高新区。“高新区特事特办,以天使投资基金的方式去年底给了我们800万,一次性到账,买设备不用愁了,年底就能实现量产。”韩东成说。
在合肥,人人讲创新聊创新,发自内心尊重科技人才。“合肥市的第一条供暖线就是给中科大的。”何江说。
要“聚才”,更要“爱才”。合肥市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可达90%,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的企业已达170家,激励总额近4.7亿元,“合肥突出贡献人才奖”的入选者每人可得100万元奖励。
目前,合肥拥有“两院”院士108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2人。人才培植、聚集效应,将助力合肥新时代新腾飞。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