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26日电 题:“好孩子”的全球化之旅——一家“校办工厂”攀登行业巅峰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陈刚
婴儿车、儿童汽车座椅全球销量第一,仅重6千克的全球首款碳纤维婴儿车,第一款高速婴儿汽车安全座椅……这些纪录的保持者,是江苏昆山陆家镇的好孩子集团。从最初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到全球最大的耐用儿童用品公司和国际标准制定者,“好孩子”的成长之路,折射着“中国制造”创新制胜、全球视野、不断攀登的追求和思考。
1月11日在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产品展厅拍摄的展品。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做世界上没有的产品
轻轻一甩,一辆折叠的儿童车就可打开,重5千克却可承重百斤,方便带上飞机,这是摘得设计界奖项大满贯的“口袋童车”。好孩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宋郑还说,依靠原创不断升级产品,培育了“好孩子”的创新基因。
“做世界上没有的产品,发现潜在的需求”几乎成了宋郑还的口头禅。早在企业初创期,他就带队研究出一款有“推、摇、学步、坐”四项功能的婴儿车,可陪伴孩子到10岁,推向市场后一炮而红。宋郑还说,坚持创新走大路、走正路,“好孩子”坚守了30年,如今已在全球拥有7个研发中心,创造的专利比全球竞争对手前5家的总和还要多。
从产品到品牌、从技术到艺术,好孩子集团精益求精。“我们第一辆婴儿车1996年进入国际市场,至今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是欧美市场销量最高的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竺云龙说,以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为例,欧盟以时速50公里行进撞击制定安全标准,“好孩子”选择了80公里,相当于从8楼坠地的撞击强度,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这个标准的提高,不仅包含重大创新,更有无数次电脑模拟实验的基础,实际撞击试验已累计近2万次。眼下,“好孩子”的质量检测中心是向全球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检测报告为美国、欧盟和澳洲承认。
贝克汉姆、赛琳娜、凯特·温斯莱特、李娜……这些名人经常被拍到身边有“好孩子”的产品。“这不是我们的广告,对他们来说,应是一种时尚和美妙的象征。”宋郑还说,“好孩子”占领行业制高点的追求,已从技术层面向时尚设计发力,从物理价值向社会、文化价值攀登。
工人在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装配线上工作(1月24日摄)。新华社发(薛宏宇 摄)
从“借船出海”到价值链高端
从隐形冠军到显形冠军、从中国企业到全球化企业,近30年来,好孩子集团步伐坚定。
“别以为在中国销量大,未来就是你的。”宋郑还回忆,1993年,他们在国内已是“巨头”,一位前来参观的德国客商却说“婴儿车不是这样做的”,这给他带来极大震动。
次年,“好孩子”进军国际市场,并创新推出一款可像秋千一样摇晃的婴儿车。“产品很好,但我们的品牌美国人不相信。”宋郑还说,彼时,自主研发、贴牌销售“借船出海”成了首选。
没有话语权时,就勤练功夫,研究美国标准,自我设置更高门槛。今天,“好孩子”早已拥有世界级实验室,但在昆山的生产基地,仍保留着一条跑道,模拟各种路况,坚持用最初的“笨办法”——人工实地推行负重检测。婴儿车最高要“试行”500公里,相当于跑12个马拉松,才算真正完成质量检测。
努力终有回报。1999年,“好孩子”实现美国市场销量第一,随后又进军欧洲市场,并逐渐成为行业的世界“隐形冠军”。但这并非他们的初衷。2014年,“好孩子”先后并购德国高端儿童汽车座椅品牌Cybex和美国百年儿童用品品牌Evenflo,仅用一年,前者业绩增长88%,后者走出连亏5年的泥潭。
通过海外上市、国际并购、强化产品设计能力、延伸品牌经营能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系,“好孩子”从产品供应商向品牌经营商转型,走到了价值链高端。
从产业链到生态圈,超越品质制胜逻辑
“一定要解决竞争维度问题,中国制造不能再走低水平扩张的老路。坚守实业,也必须紧跟新兴商业模式。”宋郑还最近思考的参照系,是小米的生态链、华为造汽车、阿里的大供应链等。
这位年逾古稀的企业家,始终保持不断攀登的激情。“目前只有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两类产品走到了顶端,还有很多品类可以发展,比如婴儿湿纸巾等产品,去年我们平台的销售额达到8亿元,潜力巨大。”
数字时代,行业边界正被打破。好孩子集团的雄心,是从制造业走出一条“互联网+”的路径,立足品牌优势,继续延伸、完善价值链,成为全球孕婴童生态圈的组织者。
“未来的制高点是用户关系,我们将加大对生态圈的投资,向行业客户开放,为他们连接消费者。”宋郑还说,只有从产品逻辑、到品牌逻辑,再到用户关系逻辑,才能拥抱未来。
这家企业正在推进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全渠道服务,致力于满足准妈妈和0至8岁婴幼儿所需,旗下一线品牌涵盖诸多品类。“这只是我们新创业的开始。”宋郑还说,不久的将来,公司将可以为用户定制各类智能孕婴场景和整体解决方案。
参观者在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产品展厅观看展示的婴儿腰凳背带(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