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30日电 题:长三角:以“智”谋“质” “亩均论英雄”时代到来
新华社记者朱国亮、仇逸、岳德亮、周畅
截至1月30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已全部出炉。“高质量发展”成为江浙沪皖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分量最重的板块之一,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长三角区域将如何谋划经济高质量发展?江浙沪皖政府工作报告“剧透”,一个以“智”谋“质”、以“亩均论英雄”的时代已到来。
浓墨重彩“描绘”科技 发展动能转换再加速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31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71个”……对2018年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情况的回顾,江苏不厌其烦列举了一堆数据和案例。
不仅是江苏,浙沪皖三地政府也在报告中对2018年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就予以浓墨重彩地“描绘”。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高达4%;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1%;安徽:13个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
新的一年,江浙沪皖再次将动能转换作为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举措。江苏提出,要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浙江也放出“大招”,全面实施科技新政,要“超常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2%以上,同时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支持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上海则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让更多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集。同时,高标准实施人才高峰工程,集聚更多世界级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安徽也表示要下好创新“先手棋”,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创建,实施500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已是共识。”上海市人大代表、绿地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总裁助理马瑜说,只有推动资源投入式发展向技术领先型发展转变,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各行业短板,提高各行业技术含量,才能全面提升各行业盈利能力。
工厂“无人”企业“上云” 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去年建成‘无人车间’‘无人工厂’66个,今年还将重点再打造100个。”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浙江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据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浙江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59个、“品字标”企业442家、工业机器人1.6万台。新的一年,浙江将继续提升“浙江制造”品质,新增“品字标”企业300家,实施500项智能改造项目,新增工业机器人1.7万台。
和浙江相似,江苏也提出要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组织实施“企业上云”计划,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安徽提出要让“安徽制造”畅行全国,将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0台以上,培育智能工厂20个、数字化车间100个。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受到追捧。江苏表示将跟踪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浙江要培育数字安防、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安徽要开拓新材料、现代医疗医药等产业。三省还不约而同表示,要推进5G商用进程,挖潜数字经济。
“以‘智’谋‘质’已是大趋势。”江苏省人大代表、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只有通过逐步提高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具有市场前景的高新产业占比,把成本降下来,效益提上去,才是高质量发展。
亩均论英雄 发展更绿色
“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全面启动规上服务业企业、开发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的亩均效益评价。”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备受社会关注,也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这一全新的“指挥棒”到底改变了什么?浙江当地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一个有力抓手,倒逼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上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污染更少的绿色发展之路。
上海、江苏、安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亩均论英雄”改革,但报告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新的一年,上海将再淘汰落后产能1000项,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5平方公里;江苏表示要综合应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标准,引导退出低端低效产能,依法依规退出落后产能,进一步压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安徽也将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65万吨,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正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浙江省政协委员、圣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良正认为,当前工业用地供应紧张,“亩均论英雄”政策出台,为优质高效的现代制造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