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杨曦)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今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署表示,一年来,审计机关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一年来,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既客观反映一年来经济社会新进展新成就,又着力揭示了贯彻实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三大攻坚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实处,促进中央政令畅通。
首次对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实现审计全覆盖
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审计署在派出审计局设置上实现对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全覆盖,2018年首次对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实现审计全覆盖,并延伸审计了256家所属单位。结果表明,2018年中央部门本级预算总体执行率达88.1%,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预算编制标准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也揭示了一些部门和所属单位预决算编报不够完整准确、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依托管理职能或者利用行业资源违规收费等问题。同时,审计工作报告还指出了在重点民生资金管理、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推进,以及国企国资管理、金融业务开展等领域存在的问题。
着力反映减税降费等3个重点专项审计情况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了减税降费、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情况等3个专项审计。审计中,紧紧围绕“六稳”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始终秉持审慎包容的审计理念,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做到依法审计、客观评价,全力推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如在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方面,积极评价了大规模减税降费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揭示出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依托行政职权和影响力违规摊派或收费等问题。在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方面,审计指出12部门和19省少报98.92亿元拖欠账款后,多数单位已整改;有的地方因财政困难,拖欠账款尚未有效解决;一些单位违规收取或未及时清退保证金,以及限制使用银行保函方式缴纳保证金。在保障民生等8类惠农补贴资金管理方面,揭示了惠农补贴散碎交叉、管理和发放不够规范,以及一些单位和个人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等问题,切实推动维护群众利益和资金安全。
民生审计广度和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年来,审计机关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对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既肯定成绩,又揭示民生资金在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着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针对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既指出相关地区就业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又揭示了就业补助资金套取骗取、违规发放和闲置等问题;针对脱贫攻坚任务进展情况,审计机关紧扣“精准、安全、绩效”,突出“两不愁、三保障”重点任务,指出本次审计发现问题金额占抽审资金的比例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但也存在少数地方擅自拔高或随意降低标准、一些地区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努力推动脱贫成果真正落到困难群众身上,经得起历史检验。
突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按照这一要求,审计机关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将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动预算单位不断增强绩效意识,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到资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如在中央财政管理部分,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相关问题,指出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评价不够规范、信息公开比例较低等;在重点专项资金和项目等部分,反映了相关资金结存闲置、项目建成后效益不佳、盲目决策造成损失等问题。
注重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
按照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的要求,审计充分发挥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反应快速等优势,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靶向发力,不断加强对公权力运行、公共资金使用、国企国资管理、重大环保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审计监督,对重大问题线索扭住不放、一追到底,发现一起、移送一起。同时坚持审计下沉,着力揭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小官巨贪”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年来,审计共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478起,涉及公职人员810多人,造成损失浪费380多亿元,并深入分析了上述问题线索的5个突出表现,推动有关部门标本兼治,从源头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深入反映体制机制问题并积极推动整改
一年来,审计机关坚持把重点审计事项置于经济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下分析,把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下审视,及时反映预算管理、财税体制、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如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分,对一些问题长期反复出现的现象,分析揭示了3方面体制机制问题。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指出相关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是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针对反映的问题,报告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4方面14条建议,以利于推动具体问题立行立改、涉及体制机制及历史遗留因素等复杂问题持续整改,更加有效落实“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要求,健全和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长效机制。
下一步,审计机关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认真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年底前依法公告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全面整改情况。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