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财经翻译官】祝贺中国经济,“你转正了”!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0-19 18:17:02

  0.7%。

  这个数值虽然看上去不大,还没有到1%,虽然二季度增长3.2%已经实现了季度数据增长的转正,但这次看似小小的0.7%,却是实现了前三季度整体从负数到正数的转变,这是中国经济交出的一份宝贵答卷。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0.7%数值不大,但放眼全球横向来看,据IMF此前预测,发达经济体今年将衰退5.8%,其中美国经济将衰退4.3%,欧元区经济衰退8.3%,英国经济衰退9.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衰退3.3%,其中印度经济将萎缩10.3%。IMF认为中国将是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三季度数据的转正正是对这一预测的有力支撑。

  有人把前三季度中国GDP走势称作“深V”,也有人认为叫“对勾(√)”。在翻译君看来,“对勾”更符合给予中国经济给力表现的贴切评价。这样的表现毋庸置疑归结于中国所采取的正确应对困难与挑战的选择,以及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坚韧付出。

  稳定恢复

  从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GDP的“转正”并不孤单,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可以说是“全面翻红”,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正”:

  ——产业增加值全面回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4%,全部为正值。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季增长0.9%,二季度是下降3.9%;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231151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其中,三季度进出口数据特别亮眼,同比增长了7.5%,而二季度为下降0.2%。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上半年为下降1.3%。

  一连串主要指标的转正,有利保障了就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供应链产业链得以恢复。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旅游、交通运输、消费等行业已呈现明显回升。从数据上看,以今年国庆假期为例: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因疫情长期无法正常营业的电影市场也迎来了黄金期,国庆假期中国影院收入达36.96亿元人民币,在历年中国国庆节票房中排名第二。

  ——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9%。“十一”期间,在各类促销活动带动下,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需求稳定增长,有机食品、汽车、智能家电、金银珠宝等升级商品销售增幅明显。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8.2亿件,同比增长53.42%;投递快递包裹18亿件,同比增长62.51%。今年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增长自2月份由负转正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目前稳定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

  ——民航局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日均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国庆假期的89.7%。国内主要旅游城市进出港旅客订票量和客座率已接近或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统筹防疫和发展成效显著。

  全球前列

  “全球主要经济体唯一正增长”,中国为什么能够被IMF投下“信心票”?

  其实IMF并不是唯一给中国经济点赞的国际权威机构。世界银行此前发布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6月初的1%上调到2%;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但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正增长。

  而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多个国际机构都不约而同提到,中国非常成功地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大考中,中国坚持生命至上,行动迅速,及时阻断疫情传播,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这为中国经济复苏回暖奠定了基础。

  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发表评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是二战以来最大的。封锁和消费支出的下滑导致劳动力市场内爆,全球将近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随着工厂关闭和各国关闭边境,世界贸易不寒而栗。

  此外,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服务业依旧处于半停滞状态,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面临压力。

  为了应对经济的低迷,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央行和政府机构纷纷推出刺激措施,意在刺激经济复苏。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在过去数月中推出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包括在2021年6月前通过紧急购债计划购买1.35万亿欧元的债券等。

  即便如此,日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织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警告称,欧洲的新一轮防疫限制措施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据统计,七国集团今年上半年GDP总量为18440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缩减10577.85亿美元,负增长5.43%。其中英国GDP同比下降11.7%,第二季度大跌21.7%,创下了1955年以来的新低;法国GDP同比下降12.4%,其中第二季度下滑19%,创下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跌幅。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认为,所有国家现在都将踏上“漫长的攀行之路”,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漫长、坎坷而充满不确定,且极易出现倒退。而她对中国经济的评价则是将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的正增长对全球复苏有溢出效应,对周边国家及中国的贸易伙伴尤其有益。

  继续看好

  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巨大困难挑战中稳住基本盘、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中国经济的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中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双双走在全球前列,这样的成绩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所彰显的正是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根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同时,中国经济有望在2021年持续增长,增幅显著。

  当然,数据“转正”现在还不是松劲的时候。放眼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充分认识困难。那么,下一阶段该怎么办呢?

  对此,党中央给出了答案,“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坚持的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从需求看,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升级的商品需求和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将持续释放,国内市场的总体规模将加速扩大,巨大的内需潜力将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需求逐步回暖、产业循环逐步畅通、市场主体信心在进一步恢复,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在四季度乃至全年延续增长态势。(【财经翻译官】杨晓波/文)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