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频道 > 社会 > 正文

重庆离异夫妻4成"爱不过五年" "缺责任感" 成首因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4-06 08:11:30

  商报图形 刘燕 制

  上个月,家住渝中区的刘先生结束了自己5年的婚姻,两人和平分手,孩子跟着前妻生活,刘先生每月给孩子2000元抚养费。

  民政部今年2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结婚登记共1132.9万对,离婚登记共346.8万对。而2015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1224.7万对和384.1万对。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变快,现代社会婚姻制度的开放,离婚不再是大家讳莫如深的话题。

  昨日,世纪佳缘发布最新《离异人群婚恋观调查报告》,在针对全国离异人士所作的10152份调查问卷中,这些离婚夫妻普遍感觉结婚5年成为两人走下去的“一道坎”。另外,重庆夫妻离异后男方平均每月给孩子的抚养费为1959元,这在所有调查城市中是最高的。

  “缺乏责任感”

  成离婚首因

  记者在本次调查报告数据中注意到,这些离异夫妻,在婚后1年至5年间,夫妻双方的幸福感、婚姻满意度都达到最低值,在重庆,有40.8%的夫妻在这期间选择离婚。在全国其他城市,这个时间段离婚的夫妻比例也最高,远高出我们通常认为难逃爱情魔咒的“七年之痒”。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离婚原因各不相同,不仅来自个人生活差异、主观感受,还牵涉诸多问题。据世纪佳缘调查报告显示:“对方缺乏责任感”、“婚内出轨”、“感情变淡”排名离婚原因前三位,婚内出轨已经成为选择离婚的第二大因素。

  “我们没有婚内出轨,感情只是在一些小事中的吵吵闹闹里就变淡了。”31岁的吴女士刚刚离婚半年,离婚时两人婚姻维持了5年时间。她告诉记者,结婚头两年夫妻感情还是很好,可是后来发现丈夫太安于现状,对未来没有一点规划和考虑,“我的压力越来越大,两人吵架的次数也增多起来,自然而然感情就淡了,走到这一步也是我婚前没有想到的。”

  数据:有49%的离异女认为“对方缺乏责任感”是导致她们上一段婚姻结束的主要原因;34%的离异男则认为“感情不和”是导致他们上一段婚姻结束的主要原因。其中,“感情变淡”是导致双方婚姻结束的共同导火索。

  重庆离异男性支付抚养费最高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是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走向离婚,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便成为夫妻双方离婚大战的主要矛盾点。

  在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争夺问题上,世纪佳缘婚恋报告显示,在自己主动放弃孩子抚养权的人中,离异女性所占的比例更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学历上看,男性学历越高,在离婚时越会主动放弃孩子的抚养权,而女性则恰恰相反,女性学历越低,在离婚时越会主动放弃孩子的抚养权。76%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离异女性会在离婚时主动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这一比例与高中学历以下的女性相差19%。

  数据:离婚时重庆男性平均每月支付的抚养费在全国来说是最高的,达到1959元,其次是北京1794元和上海1695元。从全国区域来比较,华南地区离异男性给出的抚养费最高,平均每月1622元,华中地区的离异女性给前夫孩子的抚养费最多,平均每月952元。

  离异女性在意新伴侣经济实力

  离婚所带来的潜在影响,不仅是想要“告别过往”时过于艰难,更在于人们想要“重新出发”时,却多了一份莫名的犹疑与沉重。

  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分析,离异人群再婚时所关注的方向,对大众婚姻生活的指导更具现实意义。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数离异女性上一段婚姻的矛盾源大多都是由家庭经济状态引起,所以再婚时对方的经济状态成为她们关注的首选。而男性则对上一段婚姻的反思弱于女性,开始新感情时更关注对方对下一段婚姻架构的搭建意向。

  孩子作为未来婚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婚姻稳定的核心因素,对于离异无孩子的男性而言,他们担心的不仅是如何处理好与对方孩子的关系,也有未来再生育孩子时所面临的阻力。

  数据:离异人群中,78%的男性和69%的女性都表示“期待开展一段新的恋情”。再婚时男女方看重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离异男性最关注的问题是“对方的离婚原因”,其次为“对方是否愿意再要孩子”;而离异女性最关心的则是“对方的真实经济情况”。另外,只有四成离异男性不介意再婚对象带着孩子,对待这个问题上,离异女性宽容度更高,比例达到60%。

  ■声音

  维系婚姻除了爱情更需要责任

  情感专家张佳芮谈到,相比新婚人群而言,离异群体多了一段婚姻生活的阅历,她们对构建一个完善婚姻家庭所需的不同元素有了更加饱满的认识。

  她强调,“责任感”的缺失已成为击碎婚姻生活的一击重锤,这也给更多夫妻一个提醒,婚姻中除了爱情,还有责任。

  张佳芮表示,面对再婚时,围绕过往婚姻生活所带来的种种痕迹也成为全新出发时无法褪去的羁绊。好在,离异人群虽然经历了一段不太圆满的婚姻,但大多数的他们依旧对全新的爱情与婚姻充满期待,而他们对过往婚姻生活认识,对未来婚姻的希冀,也成为了适婚人群的一个沉重却又真实的参考。(记者 谈书)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