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记者 王小英):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的序幕。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正式公布首批5个国家公园名单,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其中。
10月15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看三江源国家公园,历经五年时间从试点到“转正”,凭借的是什么样的“成绩单”。
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景象(樊永涛/摄)
先行试点 结束“九龙治水”局面
2016年3月,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印发,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诞生。但此时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存在6类15个保护地,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融通。
从无到有,中国的首个国家公园究竟该如何管理?2016年6月,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机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俊量介绍,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家赋予三江源国家公园五大试点任务之一。管理局成立后,组建了省、州、县、乡、村五级综合管理实体,整合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和执法职责,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执法,解决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管理不到位和多头管理等问题,形成了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共建机制。
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九龙治水”和执法“碎片化”问题。
国产“黑科技”助力三江源摸清家底
要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
黑河大峡谷的马鹿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记者看到,目前已建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大数据中心和覆盖三江源地区重点生态区域“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
田俊量介绍,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由卫星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共同构建,应用的均是国产”黑科技“,其中卫星遥感监测可覆盖三江源地区39.5万平方公里,实现对三江源地区(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西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监测,满足对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的整体把握。
其中,国产卫星”通导遥“,在索南达杰保护站可实现周边近600平方公里”可见光+热成像“24小时全方位视频远程监控和数据的稳定传输,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可可西里工程应急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治理工作,有效化解了盐湖漫溢风险,同时也为动态了解野生动物种群现状、变化和栖息地状况提供了技术支撑。
依托上述”黑科技“,试点期间,三江源国家公园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工作报告》,首次形成三江源国家公园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名录。精细绘制藏羚羊、棕熊、野牦牛、岩羊、雪豹、盘羊、狼、藏狐、藏野驴、藏原羚等优势兽类物种分布图及猎隼、金雕、胡兀鹫、鹗、黑颈鹤、大鵟、白肩雕等优势鸟类物种分布图,为科学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最基础数据。
从放牧者到守护者 17211名管护员共同守护家园
虽然是海拔最高、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但这里还生活着牧民。整个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涉及12个乡镇,53个村,17211户牧民、72074人口。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任务之一。
曲麻莱县的生态管护员(央视网资料图)
试点后,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将生态保护与牧民充分参与、精准脱贫、增收致富相结合,多措并举实施生态保护设施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已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居住在源头的牧民,最先享受到了母亲河的恩泽,他们也成为生态环境的忠实守护者。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交出绿色答卷
三江源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主战场。
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试点以来,青海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的基础上,累计投入44亿元,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万里长江第一湾
根据国家发改委生态成效阶段性综合评估报告显示:三江源区主要保护对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巩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十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总体好转,草地退化趋势继续逆转,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基本保持稳定,空气质量和地表水水质稳中向好。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