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是不少人打理自己钱袋子的重要选择。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之年。这一年,银行理财市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对今后你我的投资理财有哪些影响?透过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让我们一探究竟。
存量整改基本完成 保本理财产品清零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拉开了资管业务改革的序幕。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收益,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 随着过渡期收官,银行理财转型成绩单如何?报告显示,在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基本完成,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与此同时,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 存量业务整改方面,报告显示,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产品存量整改计划。 业务转型成效明显的同时,理财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 投资人数迅速增长 投资收益保持稳健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以“保本保收益”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 在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没有了“稳赚不赔”的“金甲护身”,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是否依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31%。其中个人投资者仍占据理财市场绝对主力,数量占比达99.23%。 “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以其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产品设计创新等优势,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报告称。 数据显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已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1万亿元,其中2021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