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从“三条路”看北京海淀40年创新之路

2018-11-05  A+ A-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涌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从“三条路”看北京海淀40年创新之路

  新华社记者盖博铭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图文互动)(3)“涌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从“三条路”看北京海淀40年创新之路
  这是10月31日拍摄的海淀创新创业孵化街区。 新华社记者盖博铭摄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如今覆盖海淀全域的中关村科学城,从近40年前科技人员冒险“下海”到如今创新创业形成“涌泉效应”,改革开放40年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进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海淀区深入采访。

  “涌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海淀发展之路给人以怎样的启示?从成府路、中关村大街到后厂村路,记者探访海淀有代表性的三条路,挖掘发生在这里的改革创新故事。

  成府路:“最强大脑”迸发最强“发明力”

  长约8公里的海淀区成府路,是北四环外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周围却分布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部分研究所……

  中科院化学所就位于成府路南侧。2008年,化学所研究员宋延林参加了“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他带来的“全产业链绿色印刷项目”被孵化机构选中。

  “通过产学研合作、由企业来转化研究院所的技术成果,是这座科学城里最有效、最普遍的转化方式。”宋延林说。

  目前,宋延林的研究团队正将纳米绿色印刷技术结合物联网、太阳能、生物芯片等,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并主持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

  宋延林和他的团队,只是近年来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2017年,海淀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2件,是全国的28倍,接近硅谷水平。承接国家实验室建设、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早期科技成果转化……在海淀,40年来,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不断萌发,人才活力不断释放。

  2018年6月,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问题,海淀区、北京市科委合作设立了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并推出“概念验证支持计划”,进一步将支持环节前移,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更初期的概念验证等阶段。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表明海淀区正聚焦前沿基础研究,蓄足创新驱动发展“新势能”。

  中关村大街:创业从商业模式创新升级为原创性技术创新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图文互动)(1)“涌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从“三条路”看北京海淀40年创新之路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的国际创新集市活动上,Smart Air聪明空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右)现场DIY空气净化器(10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南北走向的中关村大街全长约9公里,原称白颐路,曾是北京著名的风景道路。20世纪末,“电子商品一条街”成为这里的金字招牌,海龙、e世界、鼎好等大卖场风靡一时。

  如今,大部分大卖场已被升级改造,充满科技感的孵化机构和创业公司取代了卖鼠标、卖光盘的“小摊位”。

  入驻海龙大厦的地平线公司,已成为创业新势力的代表企业:3年前,“千人计划”专家余凯和几个合伙人在海淀创办了这一企业,短时间里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芯片的未来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成为海淀乃至全北京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

  中关村正着力打造“升级版”。余凯认为,在过去,企业主要是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而在中关村升级版中,原创性技术创新驱动是最鲜明的特征。

  在海淀,曾诞生过许多个全国“第一”,孕育了一批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领头羊”企业;如今,一批如地平线公司一样的创新“小巨人”在这里快速成长。

  截至目前,中关村科学城已聚集105家众创空间、69家创新型孵化器,形成了涵盖集中办公区、创新型孵化器、创客小镇、专业园区等不同载体并接轨国际的双创生态体系。

  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生命力,有数字为证:2017年海淀区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1万家,日均近60家。科技型企业开办率、三年存活率分别由2013年的12.2%、76.5%提高到2017年的16.0%、84.7%。

  政府正成为这些创业者们共同的“合伙人”。2018年1月,海淀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助力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后厂村路:名企荟萃释放生产力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图文互动)(4)“涌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从“三条路”看北京海淀40年创新之路
  企业工作人员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10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盖博铭摄

  “如果后厂村路堵车,恐怕‘互联网世界’也得堵一会。”这是一句“后厂村人”之间的玩笑。

  后厂村路,长约4公里,分布着百度、新浪、联想等知名科技公司。这里成为海淀发展高精尖产业的代表性区域。

  从互联网公司到人工智能公司,百度的蜕变,折射出海淀区不少科技企业的进化之路——从复制商业模式走向创新应用场景,从集成创新走向原始创新。

  据介绍,海淀区确立了突出大信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做强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能源环保等四大产业,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与军民融合两大布局的“2+4+2”高精尖产业发展思路。

  经济发展来之不易,海淀区时常面临“未有先例”的难题:私营企业计划研发飞机没有工商注册先例怎么办、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是否可行……

  “海淀人对新鲜事物的接纳度高。”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副调研员支文利认为,改革开放需要首先体现在思想上,思想解放了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为更好释放“创新力”,海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推出了完善透明高效的投资环境、维护公平合法的市场环境等8方面49项措施。

  科学研究、创业孵化、产业升级,仅是海淀创新生态的一个侧面。1990年,海淀经济总量为11.3亿元。27年间,海淀经济增长了523.5倍,年均增速为26.1%。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改变:自动驾驶巴士往来海淀公园,公共洗手间可以刷脸取纸,街边躺椅匹配充电接口……海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正重塑城市形态。

  面向未来,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今后还要立足“科学”+“城”的理念,从“园区运动”向“城市发展”进一步升级,继续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