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以继日,点燃生命之火——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群像(三)

2022-01-09  A+ A-

             “谢谢你们,辛苦了!”

“谢谢孩子,你们冷不冷,我家有暖宝宝,给你们取取暖吧!”

“辛苦了,你也要做好防护!”

“妈妈,我想你了,你要保护好自己!”

……

——雁塔区的枣园社区内,物业人员临时搭建了几个简易帐篷屋,来自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四科的几名医护人员正在里面为居民做核酸,一声声朴实的感谢,温暖了整个冬夜。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四科医护人员出征前合影。陕西省中医医院供图

要问西安的冬天到底有多冷,没有人会比冬日凌晨还守在室外核酸检测点的医护和志愿者们感受更深刻。

温度低至零下五度,每做完一个核酸采样,就要将冰凉的酒精擦拭在贴肤的薄手套上,堪比把赤裸的双手突然埋进厚厚的积雪中,取咽拭子——采样——封管——双手消毒,医护人员们不停重复着手上的动作。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四科的几名医护人员。陕西省中医医院供图

哪怕双腿因为长久地站立已经酸痛不已,哪怕双手因为长时间操作采样动作而被冻到僵硬,哪怕不间断地工作连喝口水都成了奢侈,哪怕口罩将脸上的皮肤磨出深深的印痕,他们也只是默默地坚持着,因为心中的信仰,因为对生命的敬畏。

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的痕迹。陕西省中医医院供图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连日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制剂中心,按照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克服困难,开足马力,加大生产力度,从2021年12月下旬以来,已累计生产新冠肺炎防治制剂“益肺解毒颗粒”、“清瘟护肺颗粒”共计10余万盒,药剂科熬制新冠肺炎预防汤药31674副,助力抗击疫情。

——“又一例急性心梗,五分钟内送到导管室,胸痛中心的董静主任已接手。”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张锋利在医院紧急救治群里说。这里正发生着一场争分夺秒的心梗抢救。

作为一名常年奔波在基层,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乡医刘大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这场生死考验的主角。

1月3日午饭后,家住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马王街道的刘大伯突然感觉胸口闷痛,喘不过气,大汗淋漓,而且越来越严重。作为一名资深乡医,刘大伯对这样的症状有一定了解,马上决定去医院。

疫情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区级医疗定点医院,为确保急救电话畅通无阻,安排了专人24小时值守。 “叮铃铃……”1月3日下午6点47分,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到了刘大伯儿子的求救电话。

初步了解情况后,医院与刘大伯所在社区第一时间与西咸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系,安排为转运刘大伯的车辆放行,并与各个关卡协调,使刘大伯一路畅通到达医院。

刘大伯被及时送到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因为刘大伯来自中风险地区,而且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没出来,首先由发热门诊接诊,主任医师张锋利立即为刘大伯采集核酸并做了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张锋利马上将首份心电图发送到医院胸痛救治专家群,邀请胸痛中心主任董静、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主任严首春进行会诊,并迅速启动胸痛中心疫情期间急性心梗救治流程。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虽然核酸结果还没出来,但是赶快走绿色通道,把患者送到导管室!” 胸痛中心主任董静看完检查单后,立即让全体人员做好三级防护,准备手术。

刘大伯正在进行手术。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手术中,刘大伯的情况一度危急,进行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后,生命体征才渐渐平稳下来。

刘大伯得到成功救治,目前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已开始正常进食。

手术结束后患者家属与医生团队合影。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据了解,1月3日至4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团队在24小时内成功抢救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外科主任柏本健连续2天完成5台主动脉夹层手术。

快速诊断、快速转运、快速救治、通力合作,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全力畅通生命绿色通道。

——1月8日,是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支援定点医院医疗队接管儿科新冠病区的第7天。

“病区里都是孩子,最小的3个多月,最大的也就12岁。”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护士长李祎梅看着住院的孩子们,十分心疼,“同事们大多都是做父母的,看着这些孩子,心里都不好受,都在尽最大努力把孩子们照顾好、治疗好,让他们早日回到父母身边。”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小男孩格外懂事。乐乐(化名)只有两岁十个月,他的父母都被隔离,自己也因感染新冠住院。由于年龄太小,加之父母都不在身边,医护人员们就对他格外照顾。无论谁值班,都会时不时地去看看他,稍有空闲就陪孩子玩一会,晚上关心他是不是踢被子了、需不需要喝水。

医护人员为乐乐(化名)换尿不湿。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供图

“孩子非常很懂事,几乎从不哭闹,经常一个人安静地玩玩具,乖巧得让人心疼,这几天竟然都会使用呼叫器了。”护士王导利充满怜爱地说。一段时间下来,医护人员们基本掌握了乐乐的生活规律,只要一按呼叫器,就知道他是该吃奶了,还是该换尿不湿了。

病房里每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1月6日深夜,12岁的小姑娘果果(化名)第一次来例假了。父母不在身边,毫无经验的小女孩吓得哇哇大哭,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日值班的护士长李祎梅得知情况后,一边像妈妈一样教她处理,一边安慰果果:“女孩子到了你这个年龄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说明你已经是大姑娘了。”当天晚上,李祎梅就特别安排外勤人员为果果购买卫生巾。

第二天一大早,怕外勤人员不能及时买到,刚下夜班的她回宿舍拿了自己的一包,专程给果果送了过去,并安排当天的值班护士教果果使用,还反复嘱托要给果果讲一讲女性生理卫生健康常识。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供图

疫情之下,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把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作她们最亲的人,治愈的不只是疾病,还有那惶恐不安的幼小心灵。

——1月4日晚,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内一名来自隔离病房的79岁老年男性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据了解,男子既往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因来自管控区合并发热收治于医院隔离病房,经过紧急检查,发现患者明确存在“空腔脏器穿孔、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急性肾功能不全”等病情。

感染科、普通外科、外科ICU、老年外科、麻醉手术部等多学科快速会诊后,决定立刻启动“急危重症风险患者手术流程”,迅速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以便及早逆转病情进展。

当晚23时,由麻醉手术部主任王强、副教授何平完成麻醉诱导后,普通外科主任孙学军、副教授王光辉在隔离手术室急诊为患者进行剖腹探查,胃穿孔修补术。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为隔离病房的患者进行手术。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因为患者高龄且病情危重,麻醉科针对患者存在感染性休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急性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制定了周密详尽的麻醉管理计划。在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的精密配合下,患者顺利平稳的完成手术。

据了解,72小时内,除了对42例非涉疫患者进行各类平、急诊手术外,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已完成来自隔离病房的3例涉疫患者急诊手术。

1月7日,一位68岁的男性患者在咸阳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腹主动脉瘤”,伴有明显的腹痛不适症状,随时有破裂大出血的风险,严重危及生命。

被紧急送到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后,主任刘建林、副主任禄韶英立即启动危重患者救治预案,患者顺利收住入院。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为患者进行手术。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在介入手术室的积极配合下,由教授冯骏、住院总医师黄勋、医师叶远鹏、岳阳阳组成的手术团队对患者行微创“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顺利解除了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患者转危为安。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作为陕西省急危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做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有急必救,有痛必除,有伤必抚,做好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1月4日晚23时,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位66岁女性急性胃痛患者。急诊CT发现,该患者胃窦处有枣核异物,胃里全是饭。

医护人员为急性胃痛患者进行救治。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供图

经过流调,患者夫妇二人没有核酸报告,并且来自属于封控区的小区。此时进行救治,虽然风险很大,但看到患者极度痛苦的表情,医疗组还是决定立刻收治。

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郭佳和护士曹露立即做好防护,准备为患者治疗。在主任江梅的指挥下,最终顺利为患者取出胃窦中一长约3cm的枣核,患者随即好转,不适解除,从入院到解除仅用时一个多小时。

以患者生命至上为己任,是所有医护人员都应该践行的宗旨。生命的伟大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在一场场生死之战中,他们身披白衣战甲,为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战争,为了生的希望,正在拼尽全力。(视频来源:陕西省中医医院)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