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000亿元
本报讯(记者 黄琪奥)3月16日,记者从重庆市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围绕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目标,通过采取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等措施,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在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创作生产、现代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保障“六大体系”的大文化格局,构建文化大发展的良好生态。
据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起,我市将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预计到2020年,我市每万人拥有的‘三馆一站’面积将从现在的568平方米增加到640平方米,人均享受‘三馆一站’服务次数从1.62次增加至2.25次,农村和社区惠民电影年均放映总量维持在12万场左右,市级院团每年举办的公益演出场数保持在2000场左右。”
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大力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力争培育资产百亿集团3-5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000家,实现“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上市零的突破。预计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000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分别达5.4%和2.5%。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积极培育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体系,重点打造舞台艺术精品、重大公益出版、广播电视创优栏目等品牌文化工程。至2020年,我市文艺年均新创排演舞台艺术剧目不少于3种,图书年均出版将从5654种增加至6000种,还会推出电影50部、电视剧50部、动画片20部和纪录片30部。“我市还将切实完善文化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到2020年,我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不低于200元。实施‘人才兴文’工程,力争到2020年,在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新培养出领军人才100名、中青年骨干文化人才300名,提升本土原创能力。”该负责人说。
此外,我市还将打造与媒体深度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预计到2020年,我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将分别增至99%和99.2%,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人均观看商业电影场次从1次增加至1.5次。同时,我市还将加快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从整体上改善全市文物保护状况,努力使文化遗产“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