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重庆:绿色发展绘就长江生态新画卷

2018-05-21  A+ A-
  新华网重庆5月21日电 近年来,重庆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在长江上游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近日,新华网跟随“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重庆12个区县,全方位了解重庆绿色发展之路。

  长寿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新华网李相博 摄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长寿湖开了28年游船的卫宇,见证了这片湖水的转变。

  长寿湖是长江上游的一个人工湖,常年蓄水量10亿立方米,水体的好坏影响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质量。

  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水体,曾经因为网箱养殖业,水质降到劣五类。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沉痛的教训催人警醒:靠牺牲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无异于竭泽而渔。

  为扭转局面,长寿区委区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拆网”: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彻底取缔网箱网栏养殖。长寿湖水质,逐步从原来的劣五类提升到现在的三类,局部区域达二类。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围绕水资源发展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如,长寿湖管委会的休闲垂钓、石堰镇的农事体验、狮子百亩荷田蓬勃兴起,乡村旅游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极。

  现在,卫宇驾驶着游船巡游在长寿湖上,看着水净景美的新变化,心情舒畅。

  和卫宇一样心情好的,还有离长寿湖300余公里外云阳巴阳镇的王熳。看着满山遍野挂满枇杷的果树,她喜上眉梢。

  近年来,借助长江两岸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机遇,云阳巴阳镇将景观林、经济林、生态林分层建设,2.6万亩枇杷、柑橘、猕猴桃、百香果等经济林遍布山头,年产值达1亿元。

  常青树成了老百姓的摇钱树,长江增了绿,百姓增了收。王熳说,2017年巴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95元,水果产业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先破坏,后治理的路已经没人走了。”当地学者认为,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这一认识已厚植巴渝大地。

  2018年重庆将再造林570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50万亩,进一步改善长江重庆段生态环境,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

  荣峰河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境内,是长江的三级支流。经过长达5年多的系统性治理,荣峰河从以前的“臭水河”摇身一变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上演着了一幅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新华网赵紫东 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活动是否注定与环境保护相冲突?在这个问题上,重庆写出了自己的答卷。

  聚奎中学位于江津白沙镇,校区内繁衍生息着数十种鸟类。每年二月开始,成群的白鹭来此栖息,直到九月份飞走,学生们有半年多时间和白鹭朝夕相伴。

  多年来,学校一直传承师生悉心呵护白鹭的习惯。“学生们不打扰鸟儿的生活,鸟儿也不怕人。”该校党委书记王宗林说,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反映出一代代白沙人生态发展的理念。

  人对环境的重视,环境也必定反哺绿色红利。

  作为长江的三级支流,荣峰河在荣昌城区穿流而过。

  就是这样一条普通的河流,荣昌遵循自然原则,将其“打扮”了一番,因地制宜的种花植树、设置景观,让人、河、景三者和谐共生。

  现在,荣峰河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生活在附近的居民直呼舒心。

  新华网在采访中发现,重庆许多地区都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自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环境。

  近年来,重庆永川区从无到有发展数控机床产业。目前,已入驻数控机床整机企业14家,配套企业12家。今年一季度,永川数控机床销量占到了整个重庆数控机床销量的41%。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永川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这座城市近年来放弃传统的煤炭和钢铁业,“无中生有”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区域总部经济,工业产值不降反增,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打破日企技术垄断的焊接机器人、诞生了高精度数控机床……今年一季度,凤凰湖产业园区实现产值12.9亿元,数控机床整机销量占重庆市机床销售总量的41%。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庆本地学者认为,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决不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不因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绿色发展意识正在重庆贯彻落实。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云阳拒绝了一个产值过百亿项目。对于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而言,这个大项目太难得。光就业岗位就能增加上万个,可带动上万户农民就地转型。

  项目带来好处显而易见,但云阳拒绝了。理由很简单:环保不过关。

  重庆市委和市政府明确,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项目、在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园区。在发展中,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在重庆蓬勃兴起。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40.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2%、17.0%、25.2%和29.7%。

  无论是在重庆的城市还是乡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绿色理念正在成为人们行动的共识。(完) 

 

 

  (组稿:赵紫东 参与采写:钱春弦 庞瑞泽 )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