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暗访”4次,为啥全吃“闭门羹”?

2017-04-27  A+ A-
市长微服“暗访”,体验简政放权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可是整整一上午,在政务窗口体验的四件事办理,全都吃了“闭门羹”,都没能实现“最多跑一次”。

4月26日,《杭州日报》发文讲述了杭州市长徐立毅的上述暗访故事。

据报道,这次暗访,徐立毅以普通市民身份,没发通知、没打招呼,在多个行政服务窗口,体验了四件事的办理过程。

第一件事,徐立毅代替前来办理分公司注册登记的企业员工小柴,提交了厚厚的申请材料。可是,由于政策性强、过程复杂,加上材料不齐,这件事没能在现场办结。

第二件事,徐立毅陪着一位市民办理企业车辆转出过户手续。办完网上申请之后却被告知,由于提交的表格版本不同,仍需再跑一趟。这件事也没能现场办结。

第三件事,徐立毅和一名企业人员一起办理了新公司网上名称注册,结果得知企业冠省名登记注册的审批权限不在市本级,最快也需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这件事又没能现场办结。

第四件事,徐立毅陪同一名在杭州务工人员,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却被告知需要开具无房证明。这件事还是没能现场办结。

体验了四件事,都让“最多跑一次”落空。徐立毅马上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召集两位杭州副市长戴建平、王宏,以及杭州市编委办、市审管办等13个职能部门,观看了暗访录像。

《杭州日报》报道称,看完暗访录像,“徐立毅结合上午办事的切身体会,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开会就是一个主题,在关键领域,查找关键问题,找到最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政府的自身改革,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最多跑一次’”。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到上述暗访,徐立毅正式担任杭州市长仅13天。

生于1964年、现年53岁的徐立毅,是浙江人,1983年从杭州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工作,曾先后在余姚、宁波任职。2006年至2015年,徐立毅在杭州工作了近9年,先后担任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副市长等职,之后调任温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后任温州市委书记。

今年2月22日,徐立毅离开温州,二度回到杭州任职,调任杭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4月13日,在杭州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徐立毅当选杭州市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从担任杭州代市长开始,徐立毅面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最多跑一次”改革。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政府要大力推进简政放权。2013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开年后的第一次会议,简政放权已经连续5年成为中央政府工作部署的“当头炮”。

今年1月16日,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时任浙江代省长车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一个跟简政放权有关的“小目标”。

“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车俊表示,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建设服务政府的重要基础,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能简则简、应放则放、该改则改,当好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店小二”。

次日,参加杭州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车俊表示,“老百姓都有这个需求,办事希望越便捷越好。政府该干什么?政府就该服务老百姓、服务企业。现阶段要做到‘最多跑一次’是有难度的,但是不能因为有难度就不作为。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敢于担当,所以我们应该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和十八大的精神,成为负责任的政府和敢担当的政府。”

车俊称,“最多跑一次”这个提法比较通俗,而且顺应了老百姓的呼声。“在调研过程中,听到很多企业和老百姓说到,‘四张清单一张网’虽然说得很好,但是我们在实际办事过程中还是要跑好几次。大家就提出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最好跑一次就能把事情办好,所以‘最多跑一次’就是这么出来的。客观地讲,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没难度,但是要下决心。会后,我们还要就这个问题做一个系统的工程去分解去细化,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一起形成合力,这个目标才能达到。”

2月24日,在浙江省政府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车俊再度对“最多跑一次”提出了要求:“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浙江实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集中力量迅速行动、全力推进,同时让群众和企业监督改革、评价改革、推进改革,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的省份,不断增加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上述浙江省政府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时,徐立毅履新杭州代市长第三天。

当天,浙江省政府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结束后,徐立毅继续召开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杭州市的“小目标”——率先实现“最多跑一次”。

徐立毅当时表示,“让‘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两会’明确的重点任务。作为全省龙头,杭州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握时间节点、全面抓好落实,率先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