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甲之地”西海固的蜕变

2019-07-20  A+ A-

  云雾缭绕的宁夏彭阳县金鸡坪梯田公园(2018年7月17日摄) 王鹏摄/本刊

  ◇在曾经的“苦甲之地”西海固,一个个村庄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

  ◇小家与大国的梦想在这里交融,中国的扶贫故事在这里浓缩

  “日子越过越好了,咱家乡也越来越美了。”昔日的贫困户马克俊,如今开起了茶馆,招待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

  马克俊的家在宁夏固原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那是六盘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曾在如海的贫困中寂寂无声。如今,“苦甲之地”西海固正在发生着巨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回访发现,当地发展有产业、脱贫有目标、村庄有希望,告别贫困进入倒计时。

  脱贫的村庄

  盛夏时节,杨岭村小雨淅沥,漫山翠绿环抱着油菜花海,恬静而美丽。

  简洁舒适的桌椅,明亮干净的玻璃窗,在“老马茶馆”里,记者见到了正忙前忙后的马克俊。他告诉记者,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考察时曾到过他家,“总书记首先就来到我家牛棚,询问养牛脱贫的情况。”

  可如今,记者在马克俊家却找不到牛棚。“我把牛送进了村里的‘托牛园’,由村里的企业托管代养,不仅产量有保障,而且节省了劳动力。”马克俊说,牛入园托管了,他就拆了空出来的牛棚,开起了“老马茶馆”。

  “发展产业保障群众脱贫的同时,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解决空壳村难题等也要同步进行。”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驻村第一书记赵健介绍,泾源县从外地引进养殖企业落户杨岭村,部分农户以安格斯基础母牛入股企业集中托管养殖,每头牛每年获得保底分红960元;公司去年还专门投建养殖场,为大户、农户提供承租。

  “农户不在家里建圈养殖,农户院落更加干净卫生,租金等收入进入村集体,也解决了空壳村难题。”赵健说。

  “不在家里养牛,也能有收入。如今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茶馆也增加了家庭收入。”老马说,现在他家已经从贫困户变成了脱贫示范户,最近家里还用上了水冲式厕所,“日子美着呢!”

  曾经贫困的杨岭村找到了产业脱贫的路子。几年来,小村庄脱了贫、变了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大湾乡党委副书记张顾杰说,该村以企业托管、大户带动的方式,初步形成草畜、养蜂、苗木、劳务等特色产业,目前有两个以上产业的农户占75%,其中养牛养羊的占66%,参与务工的占74%。

  “仅去年就有8户人回村发展产业。”杨岭村党支部副书记马生文说,全村324户1248人,原来常年外出的占20%,这几年很多人陆续回来了,村里有了“人气”。

  “期待来杨岭的游客越来越多!”赵健说,进村看村史、山上观花海、山下农家乐的旅游环线已初具雏形,他们还计划以杨岭为中心,联合临近两个村,形成旅游连片发展效应,那时的杨岭将会由绿变美、由美变富。

  致富的产业

  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记者看到,现代化育苗中心内,智能机械正在统一呵护秧苗,30栋高标准日光温室里的蔬菜长势喜人,1.2万平方米的冷库内成箱的蔬菜被保鲜储存,蔬菜包装箱厂、制冰车间和冷藏车也建成配套,有序运转。

  西海固在精准脱贫的实践中,充分挖掘冷凉气候优势,多年来发展冷凉蔬菜产业,成为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彭堡镇副镇长、姚磨村党支部书记姚选作为全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了瑞丰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带动辐射周边10多个村组发展冷凉蔬菜产业,规模扩大到3万多亩,每年为当地4000多农民提供务工机会,户均劳务增收5000元以上。

  建立标准、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成为姚磨防范市场风险最有效的方法。“这几年,我们认准冷凉优势和主打品种,做好智能育苗,从源头统一蔬菜种植标准和品质,再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把握‘春提前、秋延后’生产周期,错过蔬菜上市‘重叠期’,让好菜卖上好价钱。”姚选说。

  在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的包装箱生产车间,工人们干得起劲。“这活儿轻松些,按小时计工资,我一天能挣120元。”黄沟村村民马有梅说,她在基地干了3年了,收入不愁。

  原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志强说,2017年以来,依托固原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原州区在姚磨村基地,配套了农民田间学校、农残检测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和“互联网+”农业中心。

  原州区委书记杨文说,从智能育苗到温棚种植,从冷链储藏到包装分拣,从大户引领到组建企业蔬菜产销联合体,姚磨村逐渐打造冷凉蔬菜全产业链条,借助政府部门及时提供的社会化综合服务,有效提升合作社和菜农的市场应变能力。随着休闲观光蔬菜园区建设,一二三产业在这里将实现融合发展。

  “造血”的协作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位于贺兰山东麓的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就是一个从“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移民小镇。

  闽宁镇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20多年前,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开展对口扶贫协作。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20多年间,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闽宁协作,探索出了一条对口扶贫协作的康庄大道。过去只有8000多移民的闽宁村,已蜕变成一座拥有6万多人口的闽宁镇,当地农民收入翻了20多倍,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最近这三年来,依托闽宁扶贫协作,闽宁镇产业向造血式、长远式发展转变,带动更多百姓脱贫致富。”闽宁镇党委副书记赵超说。

  永宁县引进山东一家光伏农业企业入驻闽宁镇原隆村。项目负责人赵永亮说,村民将土地统一流转给公司后,可获得连续30年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园区为原隆村生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劳务增收2万元左右;通过免租、减租等方式,鼓励掌握技术的移民入园创业增收;公司还连续3年给予7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1万元的经营分红。

  63岁的原隆村村民海国宝精气神十足。“三年来,我们家的日子一步一个台阶。大儿子原来没工作,参加了村里办的技能培训班后,在附近红酒酒庄找到一份稳定工作,月工资5000多元,还买了小轿车。”海国保说,产业发展起来了,打工机会多了,只要肯干,谁家都有好日子。

  原隆村村支书王升说,村上形成酿酒葡萄种植、肉牛养殖、光伏发电、红树莓种植、劳务产业、文化旅游等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087元增长到现在的9000多元,“产业基础越来越好,发展路子越走越实。”(记者 陈晓虎 邹欣媛)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