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扶志新路径——安徽潜山脱贫攻坚打造“20分钟就业圈”调查

2018-09-05  A+ A-
  新华社合肥9月5日电 题:开辟扶志新路径——安徽潜山脱贫攻坚打造“20分钟就业圈”调查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刘方强

  “争当贫困户”“扶贫养懒汉”……在一些地区,类似的现象时有发生。扶贫要扶志,首先要找准“志短”的根源,再对症下药。安徽省潜山市通过走访调研大量贫困户,找到了部分贫困群众不愿就业、不能就业的原因,通过打造“20分钟就业圈”,让贫困群众以家为中心, 在20分钟左右路程半径范围内就近就业并接受就业服务,让他们从“家里蹲”“麻将桌”走进了“手工坊”“加工厂”。

  工作让贫困户重拾生活信心

  面对台下200多人,第一次“站”在舞台中央的储芳,还是有点紧张。不过,当她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便平静了很多。

  “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我最开心最得意。虽然只有几百块钱,但就是这几百块钱,让我觉得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也可以和他们一样用双手挣钱。”储芳说。

  这是潜山市近日举办的一场助残特别活动,28岁的储芳作为残疾人代表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就业故事。储芳的家在余井镇进士村,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储芳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肌肉萎缩,手脚变形,身高80厘米,体重50斤,只能依靠轮椅活动。

  “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劳动力来说,一天几十块钱甚至十几块钱的岗位,肯定没有吸引力,但对贫困群体特别是残疾人来说,意义特别。”潜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晓革说,通过打造“20分钟就业圈”,让很多贫困群众不用出远门就能获得培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储芳的工作是组装手机挂件。“供货商把材料送到我家里,手把手教我怎么做,现在已经很熟练了。”储芳说。供货商吕振宇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成为一名来料加工劳务经纪人,他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接单从事来料加工业务,把扶贫就业驿站建在了进士村。

  “这个驿站吸纳了贫困人口20多人,有空他们就来车间里做,没有时间就把材料拿回家,组装好了送过来,挣钱顾家两不误。”吕振宇说。

  “两难”困境倒逼“三下乡”

  如何让类似储芳这样的贫困群众有合适的就业岗位,一直是就业扶贫的核心难题。

  “‘城里有事招工难’和‘农村有人找事难’,是我们就业扶贫的一个矛盾。”潜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余本绪说。

  潜山市地处大别山东南麓,是一个年轻的县级市,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9万人,贫困发生率16.82%,脱贫任务艰巨。潜山市经过摸底调查发现,全市农业人口52.7万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3万人,但仍有超过7万年龄偏大或家中有人需要照料的贫困群众,无法离家进城就业。

  “两难”困境之下,潜山创新了就业扶贫模式,推进“三下乡”。“工厂下乡”,把扶贫车间建到村;“服务下乡”,把就业岗位送到户;“送智下乡”,把技能培训对接到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养家,‘看家、养家’两不误。”潜山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汪炎胜说。

  “就地就近就业好,照顾家中老和小。”在潜山市大大小小的30多个就业驿站里,这是最醒目的标语。在水吼镇水吼村扶贫驿站,市里一家生产雨具的企业在这里设置了近30个岗位,目前有近10个贫困群众在这里就业。

  51岁的马腾云家庭贫困,自己和丈夫身体都不大好,“我以前也想出去上班,但年龄大身体差,还要照顾家里,出远门不行,就一直在家里闲着”。从去年5月1日开始,马腾云到扶贫驿站做雨具,现在一个月能挣1500块钱左右。“关键这里离家还近,骑车过来,也就10分钟,很方便,家里有事也能随时回去。”马腾云说。

  扶贫扶志,脱贫才能可持续

  曹晓革说,产业是“20分钟就业圈”的核心支撑,潜山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思路,优化“就业圈”产业布局。

  天柱山位于潜山市境内,是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天柱山脚下的水吼镇马潭村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竹筏漂流等旅游项目,全村100余名男劳动力成了筏工,种田、行筏两不误,20多名贫困群众在景区内工作或销售旅游商品,贫困群众就近吃上了“旅游饭”。

  潜山各地根据实际,推广绿色农业、农村电商、来料加工等模式,让“20分钟就业圈”内实体增多、要素集聚。

  “一个岗位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人就业可以脱贫一个家,一个‘20分钟就业圈’可以激活一个村。”潜山市委书记张劲松说,潜山通过打造“20分钟就业圈”,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立志”,也盘活了农村人力资源,一举多得。通过实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举措,2014年以来,潜山市累计脱贫1.71万户、5.9万人、3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5.6%。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