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新闻 > 正文

“中国天眼”:为基础研究擦亮中国之“眼”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25 15:25:57

  新华社贵阳1月25日电 题:“中国天眼”:为基础研究擦亮中国之“眼”

  新华社记者齐健

  “继LIGO多次探测到引力波事件后,‘中国天眼’最有希望探测到更大质量的天体或星系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台长王娜介绍,引力波有着不同的频率,要用不同的技术来探测,在低频引力波探测方面,科学家们需要选取一定数量的脉冲星组成计时阵列,而计时阵列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

  日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其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借助“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国家天文台已经将脉冲星的计时精度提升至世界原有水平的50倍左右,这就使中国科学家有可能率先具备极低频的纳赫兹引力波的探测能力。

  姜鹏说,射电天文学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已经在脉冲星、星际分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类星体方面取得了重大发现,然而,自从1972年德国人把射电望远镜的口径提高到100米后,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望远镜口径很难大幅突破。

  “重大突破,科研仪器必须先行。”国家天文台原台长、“中国天眼”工程经理严俊说,全球科技正处在变革时期,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源头创新,需要基础研究的引领和支撑。正是从加强基础研究的角度出发,国家加大了一批像“中国天眼”这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投入。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李菂认为,在基础研究方面,天文学与其他基础研究很类似,天文学家的工作和任务是持续探索宇宙,尝试寻找未知事物,将人类认知带入一个新领域。大科学装置引领的基础研究,核心价值就是扩展人类知识的前沿。

  “中国天眼”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到2020年1月国家验收,短短9年间,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科学产出上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据严俊介绍,目前项目除了有国家千人计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西部之光青年学者10人,星云人才计划3人等之外,还通过“中国天眼”伙伴计划引进了9位国内外高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已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篇,EI收录76篇。

  目前,“中国天眼”科学委员会由中科院院士武向平担任主任,17位天文领域资深专家组成。时间分配委员会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邱科平担任主任,李菂担任副主任。两个委员会的任务是统筹望远镜运行相关战略规划、凝练科学方向、项目遴选、数据公开等工作,充分发挥其科学效能。

  “在2019年试开放期间,‘中国天眼’拟开放360小时,征集到全国科学家2000多小时的观测申请。”姜鹏说,正式开放运行后,一定会有更多重要的科学产出,而工程团队将继续稳定望远镜的性能,为科学家们擦亮中国之“眼”。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