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家门口,我领到人生第一份工资”——甘肃扶贫工厂助妇女走上脱贫路
8月29日,村民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一扶贫车间工作。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属于我国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近年来,为了让迁入易地扶贫安置点的贫困户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东乡县加大在安置点附近建设扶贫车间的力度,同时以“带薪培训三个月”方式,把技能培训、工作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上岗就业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实现就业、务农、顾家三不误。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新华社兰州9月3日电 题:“在家门口,我领到人生第一份工资”——甘肃扶贫工厂助妇女走上脱贫路
新华社记者姜婷婷、刘红霞、张智敏
王哈力麦从来不敢想,过了小半辈子,自己打的第一份工、挣的第一份工资,竟是在自家门口的扶贫工厂。
42岁的王哈力麦家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临夏,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三州”之一。东乡,则可谓临夏州乃至甘肃省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喏,我就住在对面那个楼。”王哈力麦指着车间对面、拐个弯儿就到的十几层电梯房说,“40多年了,我就没见过这样带电梯的房子,敞亮着呢。”
“现在早上送娃娃上学后再来上班,中午回家做饭,下午再来做几个小时,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多块钱。”从来没挣过钱的王哈力麦一边给手头的雨伞做检测一边告诉记者,“2000多呢!现在好着呢,开心着呢。”
几十公里外,临夏州临夏县黄泥湾村,50多岁的马秀平说起几个月前第一次领工资的场景,依然难掩兴奋。
“真没想到,我大字不识几个,这辈子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上班拿工资!”她边说边麻利地剪着鞋面。
马秀平所在的巧手布鞋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援建,已经吸纳50多名贫困妇女生产加工布鞋。
以前,马秀平也动过外出打工的念头,可一想到家中还有老人孩子和田地需要照看,便打退堂鼓。现在,扶贫车间开到村里,既能赚钱又不耽误料理家事、伺候庄稼。“这样的好事儿,谁不愿来哩!”
在甘肃,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8000多名跟王哈力麦和马秀平一样的妇女“走出家门”,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资、凭自己双手打了个摆脱贫困的翻身仗。
8月29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一扶贫车间,一名工人在车间制作衣服,她的儿子在一旁陪伴。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然而,长期以来,甘肃深贫区许多农村妇女由于文化水平、传统观念以及家庭的限制,无法外出打工。
把扶贫车间开进村里,让贫困妇女就地务工、就地增收,是我国出台的精准扶贫措施之一,既可助群众脱贫致富,又能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临夏县委常委、副县长苏智锋说,有了合作社,农村妇女有了赚钱的“饭碗”,村里笑声多了、矛盾少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不用伸手向丈夫要钱,自己赚钱自己花,我心里更有底气。”同样在巧手布鞋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班、28岁的马法土麦说。
黄泥湾村外约70公里,在东乡县达板镇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工作的黄阿英舍也有相同感受。“我在这里工作,既可以贴补家用,又可以赚些零花钱,还有姐妹们聊天,比只在家里有趣多了!”
黄阿英舍回忆起第一次领工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350块现金被我攥得紧紧的,心里甭提多美了。”
这家由方大集团注资的扶贫车间主营服装鞋帽加工,目前有150个员工,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就业。
为帮助留守妇女适应产业工人这一新身份,扶贫车间专门安排师傅手把手教授缝纫加工技术。
车间负责人郭静说,虽然工厂效率还无法和沿海企业相比,但这些妇女聪明踏实,一教就会,以后肯定会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车间里不少妇女感慨,看着经过自己巧手制作的衣帽被洗净熨平,打包送往各地,满满的成就感。
“常言道,巾帼不让须眉。”郭静说,希望越来越多妇女“走出家门”,更好融入社会,圆自己的“上班梦”,跟大家伙儿一起在奋斗中摆脱贫困。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