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频道 > 各地 > 正文

江西婺源:打造旅游扶贫“江湾模式”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09 15:26:17

摘要

走进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但见山下房屋粉墙黛瓦、整齐划一,山上景区业态丰富、游人如织。

江西婺源:打造旅游扶贫“江湾模式”

婺源篁岭古村独特的晒秋景致(杨益民 摄)

新华网南昌6月9日电(通讯员 吕富来 胡华生)“我女儿女婿放弃外地月收9000元的工作机会,返乡办客栈,旅游旺季月收入能有十几万元。”走进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但见山下房屋粉墙黛瓦、整齐划一,山上景区业态丰富、游人如织。村民汪志元说,现在村民们要么在景区上班,要么在山下开农家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江西婺源:打造旅游扶贫“江湾模式”

航拍篁岭古村(杨益民 摄)

发展全域旅游人气带来“财气”

江湾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江湾、汪口、晓起、篁岭等精品旅游景区,还有上坦、前段、晓容等“零门票”景区。近年来,婺源打造旅游扶贫“江湾模式”取得的喜人成效。其中,篁岭景区下好“迁、返、融”三步棋,300余员工中有70%是篁岭及周边村民。2016年,篁岭景区支付给村民的工资共500余万元,村民旅游创业收入600余万元。在“旅游扶贫”带动下,篁岭村民人均年收从3500元提升到4万元,户均年收从1.5万元提升到13万元,成为全国旅游扶贫示范景区。

江湾镇争创“全域旅游样板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进和发展一批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项目,构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依托途经该镇的徽饶古驿道和锦绣画廊自行车道,实施“旅游+体育”战略,因地制宜推进一批访古探幽、康体健身、房车集散、野外宿营等项目建设。此外,大力发展民宿产业,鼓励投资者依托古宅、民居发展特色民宿,抓好以篁岭度假酒店为代表的大型度假民宿和以晓起村、荷田村为代表的单体集群式民宿发展。以雪莲情缘居、廿九街巷、吾宅臻品、大庸堂、今生今室、晓起揽月等为代表的多家精品民宿,总投资4000万元。

如今,随着全域旅游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江湾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年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为借助人气做旺财气,该镇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百姓扩大油菜、皇菊、茶叶等旅游农产品种植比重,发展以皇菊、有机茶、山茶油、冷水塘鱼等为重点的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价值链,加大对洪坦有机茶生产基地、前段冷水塘鱼基地、晓起皇菊基地等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带动全镇农业产业向着高端、有机方向转型升级,打造了松风翠等一批农特产品金字招牌。

江西婺源:打造旅游扶贫“江湾模式”

航拍篁岭古村(杨益民 摄)

拓宽就业渠道村民吃上“旅游饭”

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江湾镇推进篁岭景区创国家5A级景区,全面完成汪口村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等。受益于景区人流量大的优势,篁岭景区周边晓容、前段、栗木坑等村庄发展农家乐50余家,户均年增收5万元,前段村实现“省级贫困村”摘帽。下一步,篁岭景区还将周边村庄抛荒的梯田进行流转,在每年向村民支付流转费的同时,聘请当地村民种植“千亩梯田四季花海”,让村民足不出村赚大钱。

如今,依托旅游发展扩宽就业渠道,江湾镇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吃上了“旅游饭”。随着农旅、工旅互动互融,带动了一批农家乐发展,以绿茶、山茶油、皇菊、砚台、木雕、根雕等地方特产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实现畅销。旅游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返乡创业人数增多,景区周边百姓享受旅游分红逐年递增。2016年,江湾镇年创财政总收入376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实现121户306人脱贫。

谈起下一步脱贫攻坚计划,婺源县委常委、江湾镇党委书记胡春明说,将加大干部结对帮扶力度,确保贫困对象、贫困数据、帮扶举措“三精准”,加快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加大旅游产业扶贫力度,实施“旅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民宿旅游、特色种养、休闲度假等产业扶贫项目,多措并举稳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后不返贫。

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江湾镇还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力度,今年投入资金174.88万元用于城乡优抚和社会救助。目前,该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人数14479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156人。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