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考古发现 > 正文

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秦俑!秦俑!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27 09:56:14

(新华调查·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图文互动)(4)秦俑!秦俑!

  游客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2018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新华社西安8月27日电  题:秦俑!秦俑!

  新华社记者蔡馨逸

  雄伟军阵中的一个个八尺男儿,魅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秦陵兵马俑重见天日,震撼世界的同时,也陆续解开诸多历史密码。

  这个秦始皇地下军阵自发现以来,承载与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进步,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参与者。

  每个秦俑都是会“说话”的传奇

  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县(今临潼区)西杨村,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碎片。当年7月15日,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驻西杨村,袁仲一任领队。除了必要的工具,他们只带了蚊帐和行军床。“当时我们预计一周便可结束工作,因为在任何史籍中都没有秦陵有陶俑的记载,谁也没想到兵马俑的规模竟然这么大。”年过八旬的袁仲一回忆说。

  然而,等真正开始钻探,考古队员们却发现他们脚下的这片遗迹似乎“大得没边”,原计划一周完成的工作变成了后来几代考古人的“寻寻觅觅”。

  40多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铺开,在秦始皇陵区发现了各类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珍贵文物6万余件。尽管这只是秦陵极少的一部分,但专家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令人惊叹。

  近距离观察陶俑,会发现这些身高八尺左右的“彪形大汉”千人千面、造型逼真。他们有的大口、厚唇、宽额,淳朴憨厚,似来自陕西的秦卒;有的圆脸盘、尖下巴,神情机敏,好像是巴蜀的士卒;有的额头微向后缩、高颧骨,结实强悍,具有陇东人的特征。

  这些体型高大、造型精致的兵马俑是怎样制作的,是考古工作者多年来考察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发现,大体上是先用泥塑造大型,再进行二次复泥加以修饰和刻画细部。制作过程中,工匠巧妙解决了重心难找准、泥胎易坍塌变形、造型比例难把握等难题。”袁仲一说,兵马俑的塑型及细部雕刻集传统泥塑技法之大成,并经过能工巧匠的创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表示,秦始皇陵考古成果一再表明,中华文明在秦代已经取得突出成就,在当时的世界文明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对秦始皇陵的研究对认识秦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调查·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图文互动)(2)秦俑!秦俑!

  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的“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上展出的修复中的兵马俑局部(2017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从“素颜”到“彩妆”的秦俑

  兵马俑从发现之初就带给秦俑考古人诸多难题,色彩保护是最难攻克的难关之一。

  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兵马俑原本是通体彩绘的,朱红色的上衣配天蓝色的下裳,粉绿色的上衣配粉紫色的下裳,是“地下勇士”们常见的装束。然而,在埋藏2000多年、经历了水浸火焚之后,大部分兵马俑的彩绘已脱落。出土时,又因环境变化,仅存的颜色也会在短短几分钟内脱落。

  为了还原缤纷的“大秦帝国军队”,文物保护工作者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说,秦人在给兵马俑上色时,先刷一层生漆,再涂饰矿物颜料,发掘时生漆会因失水而弱化脱落,因此考古人员非常精细地用竹签、手术刀等工具处理。可即便如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保技术还是无法稳定脆弱的生漆层,只能遗憾地看着兵马俑从“彩妆”到“素颜”。

  上世纪90年代,兵马俑博物馆与德国文物部门开始联合攻克陶质文物色彩保护难题,终于在1999年首次较完整地保护了兵马俑的彩绘。2005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对陶质彩绘文物的保护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据夏寅介绍,近几年,带有色彩的兵马俑一出土,立即根据不同彩绘类型和保护状况,采用喷涂、涂刷、注射和包敷的手段进行保护处理,并用塑料膜包裹,以保持湿度,随后将兵马俑与周围可能粘有色彩的土块一起送到实验室,进行更科学精细的处理,“新的色彩保护技术是目前能够提供的最佳技术手段,能够尽可能地延长彩绘保存”。

  文物保护技术的每一步提升都意味着更多历史遗存能得到妥善保护。秦俑色彩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河南焦作陶仓楼保护修复、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彩绘陶器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

(新华调查·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图文互动)(3)秦俑!秦俑!

  这是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拍摄的兵马俑(2018年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走向世界的秦俑

  兵马俑的发掘和修复是一项百年工程,因此与传统的先发掘修复再展示的步骤不同,兵马俑发掘之初就制定了发掘、保护、展示同时进行的方式。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40年来突破1亿人次的国内外观众前来一睹“大秦风采”,其中包括200多位外国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观众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仅能看到修复好的兵马俑阵、正在发掘和修复的兵马俑和未发掘状态的俑坑,还能通过各种科技展示手段欣赏文物。

  今年6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腾讯共同推出“寻迹始皇陵”小程序,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装进”手机里,不仅能看到每个兵马俑坑的360度超清全景图,放大照片甚至连兵马俑的头发丝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早在201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和腾讯就“互联网+中华文明”的秦文化传播项目达成合作,以微信平台为载体,实现了导游预约和在线语音画册等功能。侯宁彬说,近年来,博物院不断创新展示方式,历史文物与互联网技术跨界融合是让千年兵马俑“活”起来的探索之一,更多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功能性的展示方式将不断涌现。

  作为“文化使者”“国家名片”,兵马俑数度走出国门,先后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城市展出,海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新华调查·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图文互动)(1)秦俑!秦俑!

  工作人员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实验室内对修复完毕的跪射俑进行测量(2017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新华调查·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图文互动)(5)秦俑!秦俑!

  游客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2018年9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