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1月14日电 题:念“减、优、绿”三字经 做能源革命排头兵——山西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时
新华社记者于振海、梁晓飞
有“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经连续105期稳定在每吨570元左右。煤价持续高位运行,个别煤种甚至一度直追“黄金十年”价位。山西原煤产量非但没有大幅增加,反而连续两年甩掉“煤老大”帽子,主动退居全国第二。
看似“反常”的背后,是山西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减、优、绿”成为晋煤转型关键词。
减: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煤价不会只涨不跌,也不可能一直维持高位。”山西潞安集团运销总公司副总经理马晓红说,一两年内,随着在建煤矿产能释放,新建铁路通车,市场可能很快发生变化,去产能仍是当务之急。
对于3年前的市场寒冬,马晓红记忆犹新。当时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亏损,山西挖一吨煤反而亏损50元,这个曾经孕育出“中国煤矿一枝花”的煤矿集团,被迫发出“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我”的追问。
坚定不移去产能,是煤炭行业脱困转型的关键。“减”字当头,就是要彻底告别“发展靠投资、增长靠增量、盈利靠涨价”的粗放发展模式,直面能源革命挑战。
2016年至2017年,山西累计关闭52座煤矿、退出过剩产能4590万吨,煤炭去产能规模全国第一。
今年,山西继续关闭36座煤矿,退出过剩产能2330万吨,截至9月底,已有20座煤矿完成井筒封闭。前三季度,山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同比小幅增长1.2%,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
环保倒逼机制逐步显效。今年以来,全省50座涉及泉域重点保护范围的煤矿,6座被列入去产能关闭矿井,2座被注销采矿许可证,42座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
同时,山西探索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稳步推进产能减量置换,稳妥推进煤矿减量重组。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山西32座新建煤矿产能置换方案,将倒逼退出落后产能1.13亿吨;各地市和煤炭企业已上报煤矿减量重组方案,力争在2020年底前,实现年产6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退出,单一煤炭企业生产建设规模达到300万吨/年以上。
优:大力发展先进产能
在井下400多米深的采煤工作面上,50多个摄影头、1500多个传感器通过网络互联集成管理,所有设备实现自动精准控制,操作人员只要调控几个按钮,远端的采煤机就能自动割煤、推溜、移架,煤炭顺着传输皮带源源不断地运往地面。
在山西同煤集团同忻煤矿,随着智能化“无人”采煤技术的应用,全矿10%的职工贡献了80%的产量,功效提升四成多。以往一个班近20名采煤工全都离开井下工作面,变成了设备巡检工。
“点亮全国一半灯,暖热华北一半房。”这是山西煤炭对全国能源贡献的历史写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产煤180多亿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七成调往省外,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
如今,山西不当“煤老大”,不是弱化能源保障能力,而是为了退一步进两步,扭转煤炭行业“大而不强”的困境。
近两年来,山西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全省25座煤矿31个综采工作面开展了自动化和电液控升级改造试点,已有75座矿井的153个井下变电所、62个水泵房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值守,原有的11座“千人矿井”单班入井人数控制在900人以内。
截至9月底,山西煤炭先进产能为5.82亿吨,比年初增加1.86亿吨,占全省煤炭生产总能力的57%,比年初提高15个百分点。
绿:走绿色低碳清洁高效之路
在山西阳煤集团一矿配煤中心,一辆辆运煤车有序进入煤棚后,开始装车作业。当粉尘达到一定浓度,喷淋系统启动,实现降尘;两道互锁型密闭门彻底阻断了煤尘向外飘散。
这个占地3900多平方米的煤棚,是阳泉地区首个全封闭智能气膜结构煤棚。今年,阳煤集团投入15亿元用于环保治理,这一数字比前两年的总和还要多。
除了煤尘污染,采煤过程中还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在矿井通风系统排出的乏风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但由于浓度极低难以直接燃烧。据估测,每年全国煤矿由乏风排入大气的甲烷超过100亿立方米。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位于潞安集团高河煤矿的乏风利用项目,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乏风氧化发电站,建成3年多来,已输出3.3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减排二氧化碳240多万吨。
近两年,山西煤炭工业投资持续下降,用于煤炭绿色低碳转化、清洁高效利用的投资则持续增长,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
去年,山西燃煤电厂节能改造1800万千瓦;36个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技改项目投入试运行,年可消纳粉煤灰17.4万吨、煤矸石34.1万吨。
今年,山西煤电去产能完成192.8万千瓦,超额完成92.8万千瓦。不久前,潞安集团年产180万吨煤制油项目实现满负荷运行,日均“吃煤”1.5万吨,产出数千吨高端油品和化学品,煤炭正由“按吨卖”变为“论克卖”。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