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 > 反腐 > 正文

现实世界贪腐,网络世界沉迷:干部贪腐“35岁现象”观察

文章来源:半月谈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3-28 14:57:43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少数年轻干部“刚踏上仕途,就走入歧途”,出现贪腐的“35岁现象”,令人扼腕叹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年轻干部贪腐新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远煌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14年至2018年统计年度公开发布的所有刑事案件判决书、裁定书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相关年度753名年龄明确的腐败犯罪国企干部中,39岁以下的占比为12.75%,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5岁。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与其他年龄段贪腐有所不同,年轻干部贪腐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

  现实世界贪污腐化,虚拟世界追求“刺激”。在调研中,最让办案人员费解的是,部分年轻干部贪腐的动机和赃款的去向。有的年轻干部在现实世界贪污腐化,竟是为满足其对网络游戏、网络赌博、网络直播等虚拟世界的扭曲追逐。据纪检干部介绍,西部某市一商圈管理办公室“90后”财务人员张某,沉迷于观看网络直播,为打赏心仪的网络主播,侵吞公款180多万元。

  堕落 赵乃育 作

  行政级别普遍不高,涉案金额却不一定少。涉案年轻干部很少有处级、厅级领导干部,大部分只是机关、街道分管拆迁、财务等业务的科级或股级干部,但涉案金额往往令人震惊。南方某市公安局人事科“85后”副科长唐某,从2015年至2018年底,利用职务之便将23名亲朋好友姓名加入辅警人员工资表,以冒领工资的方式侵吞公款200余万元。

  “临时身份”的年轻政府雇员,成腐败治理薄弱区。一些年轻政府雇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干部,却掌握一定的公权力,直接和群众、企业打交道,也成为腐败高发群体。东部沿海某市安监局“90”后政府雇员,参加工作仅3年,就伙同另外两名同事,3个月合伙贪腐30多万元。

  “年轻干部贪腐‘散点多发’,虽不容易造成‘塌方式腐败’,但其危害性同样不容小视。”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年轻干部腐败行为多集中于基层,直接影响基层群众对反腐工作的获得感。

  内外诱因致防线失守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部分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先天不足、后天退化是其陷入贪腐泥潭的内在原因,“腐败侵蚀”和监督层层弱化,则是外在诱因。

  理想信念退化:容易受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影响,既想升官又想发财。

  “有些优秀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从政,但同时人生目标又是‘赚大钱’。”一位基层办案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些贪腐年轻干部被调查时的表现令人震惊,有的认为纪委监委谈话结束后就能回家。重庆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侯晋雄认为,就代际特点而言,“85后”“90后”干部多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其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影响,看到别人开豪车、住洋房,心里容易不平衡。

  基层“腐败侵蚀”:几百元“好处费”,几句“语言贿赂”容易击破心理防线。

  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教研室主任杨尚东说,年轻干部腐败大多发生在基层,在基层执法部门等与个人和企业直接打交道的岗位,“微腐败”腐蚀普遍存在。

  西部某市一乡镇畜牧兽医站“85后”站长唐某收受贿赂上百万元。办案人员介绍,唐某掌握着辖区内养猪场补贴发放的权力,也让他成为企业老板围猎的对象,从一开始的接受宴请、出入娱乐场所,到最终走上不归路。他在忏悔书中写道:“我职务不高,却在一声声‘唐局长’‘唐县长’的吹捧中冲昏了头脑,加上事业顺风顺水,就对他们的围猎放松了警惕。”

  监督层层弱化:“没人发现、没人纠正、没人监督”导致他们越陷越深。

  纪委监委工作重点往往集中在监督高级别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多处基层,监管部门关注度相对较低。东部某市“90后”乡镇股级干部王某,第一次因网络赌博挪用公款时,晚上辗转反侧,感觉“被魔鬼附体”。但第一次挪用公款没被发现,极大增强了他的侥幸心理。短短两年间,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80多次、1200余万多元。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年轻干部腐败“小额高频”,有些年轻干部甚至挪用公款上百次才被发现。一次次“小额”的贪腐没有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助长了侥幸心理,导致他们越陷越深。

  紧扣代际特点,强化监管措施

  针对“35岁现象”,专家和基层干部建议,着眼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出针对年轻干部代际特点的监督管理措施。

  警惕 朱慧卿 作

  ——党纪监督下沉促“不敢腐”。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基层“微腐败”是年轻干部腐败的主要源头,只有把党纪监督进一步深入末梢,才能发挥防微杜渐的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建议,对国企腐败、医卫腐败、房产交易腐败等重点领域的“小微腐败”开展专项治理。

  ——封堵腐败漏洞促“不能腐”。杨尚东建议,通过完善招投标机制、强化集体决策等手段,减少个人因素对市场主体具体经营的影响力,从根本上压缩腐败空间。张远煌认为,应考虑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使得“微腐败”行贿者付出更大成本。

  ——教育端口前移促“不想腐”。多名纪检干部建议,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性。对年轻干部“8小时外”的表现加强了解,及时发现年轻干部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赌博、奢侈消费等异常状态,尤其要多听取干部服务对象和基层单位意见,对有可能误入歧途的年轻干部及时纠偏。(记者:赵宇飞 周闻韬)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