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缘何还发展航空母舰?
徐秉君
今年以来,境外媒体竞相猜测中国国产新航母将在海军成立纪念日下水,引起世界各国关注。3月30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答记者问:“国产航母的进展倍受关注,有消息称国产航母或将于4月23日海军建军节试水,求证实。”发言人表示:“国产航母目前进展顺利,关于何时试水,相信不会让大家久等!”消息一出,更引起世界各国及媒体的关注和期待。
航空母舰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国家军事实力的体现。航空母舰诞生于一战,辉煌于二战。二战之后,仍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国的重要作战平台,并在战后历次局部战争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信息时代,许多军事专家对发展航空母舰产生了质疑,但航母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脚步。那么,信息时代怎样发展航空母舰?凤凰军事特约撰稿加以深层解读。
早年间的“航母八月上船台”曾是几代中国军迷的梦想。
海上霸主的战略地位无法替代
据媒体透露,当今世界仍有4个国家正在研制新型航母,预计2017年至少有美国“福特”号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两艘航空母舰入列,英国另一艘航空母舰“威尔士亲王”也在建造中。印度正在紧锣密鼓建造“维克兰特”号,尽管进展不太顺利,但同时还准备自已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舰。中国自辽宁号列装并开始列行训练后备受媒体关注。据媒体最新披露,“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水会是2017年最大的亮点”。中国正在进行自行研制国产航空母舰的传闻被军方证实后,更令世界注目。
信息时代对发展武器装备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为信息时代的战场更加透明,作战空间不断扩大,空中力量作用突出,传感器与作战平台结合,使发现和打击的目标精度和速度大幅度提升,等等,所以对武器装备的要求将趋向于小型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这对于庞大的航空母舰及编队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传统意义上强大的航母编队,恰恰是由于目标过于庞大,反而成为弱点和短板。这也许多军事专家对发展航母提出质疑的理由。那么,面对质疑为什么还要发展呢?应该看到,尽管人们认为当今已经跨入信息时代的门槛,但是作为信息时代的武器系统构建尚未完成,所以在目前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海上霸主航空母舰的战略地位还无法替代。
“福特”级相比“尼米兹”级有了诸多重大改进。
现实的战略需求是各国发展航母的主要动因。美国以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雄厚实力占据着世界航母排行榜之首,并以此维护其战后世界霸权。新研制的“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将以其最先进技术继续引领航母时代,其核心是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英国曾是世界海洋强国,但二战后逐渐衰落。很难想象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今天竟然连一首航母都没有。但英国并不甘心,尽管英国的海权利益并没有现实威胁,但出于战略考虑,又开始重温航母梦,以追寻老牌帝国夕日的辉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较早拥有航母的国家,现有的两艘航母过于老旧,难以满足其日渐增长的战略需求。因此,印度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的航母,以图称霸印度洋。
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扼制战略的围堵下,维护中国海洋权益日显突出。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支撑的海上重器航空母舰,便上升为中国海军重点发展项目。
集成最先进技术的作战平台
航空母舰作为海上霸主集成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不仅具备非常强的功击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完备的自我防御能力,这也是航空母舰之所以仍然是当今武器库中重要发展项目的成因。而美国凭借其技术优势打造的“福特”号航母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作战平台,并继续引领着航母时代,特别是多项高新技术的应用凸显其强劲战力。
首先,装备先进的核动力系统为“福特”提供强大动力。“福特”号采用了2座新型核反应堆,每座分别可输出104兆瓦的输出功率和96兆瓦的供电功率,总输出功率达200兆瓦,比尼米兹级的动力系统高出1/4以上,并且供电能力也提高了3倍,不仅满足了航母自身运行的电力需求,而且还很好地满足电磁弹射系统、双波段雷达,以及未来上舰的电磁炮、激光武器等装备的电力需求。
其次,是装备更加先进的雷达系统。“福特”号采用的双波段雷达结构紧凑,性能先进,它集成了S波段广域搜索雷达和X波段多用途雷达,既具备中高空探测跟踪能力,又具备中低空和海平面的探测跟踪能力,可为导弹及防空火炮提供火控信息,又可执行舰艇导航、空中管制等任务。两型雷达共用一套信号和数据处理系统,系统简洁高效,维护方便。
再就是装备更先进的舰载机。航空母舰主要作战武器依然是舰载机,“福特”号将搭载的F-35C战斗机和X-47B无人机,不仅具有隐身性好、作战能力突出的特点,而且是按照空域、电磁域“双域作战”信息化战争理念来设计的新型装备,有可能改变未来海军空战的模式。还有改进的舰岛和甲板设计,使其出动战机的架次比“尼米兹”的每天160余架次要多40余架,大幅度提高了“福特”号的作战能力。
英国女王出席“伊丽莎白女王”号下水命名仪式。
“伊丽莎白女王”号是英国历史上最庞大的航空母舰,其先进性及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的航空母舰。英国新航母采用的全新设计,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双舰岛”设计:两个位于右舷的独立舰岛各司其职,前者专司航行操控,后者以舰载机起降控制为主。“双岛”设计提升了航母的抗打击能力,并减少了舰载机起降过程中的气流干扰,可谓是一举两得。超大的甲板和机库设计具有远见,仅甲板面积就达1.3公顷,可搭载40架短距/垂直起降的F-35舰载机和直升机,并为未来改进预留了拓展空间。英国新航母还在动力系统方面进行了巨大革命,它采用联合全电力推进系统(IFEP),破天荒第一次把常规动力电力推进技术应用在航母这样大型水面舰艇上。
另外,先进的导弹攻击系统也为英国新航母增彩不少,在前部岛台附近部署有一个48单元的Sylver垂直发射系统。既可以在执行防空任务时,用Sylver系统打击来自100公里范围的空中目标和战术导弹的袭击,又可以在发动对地攻击时,用Sylver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战利品-EG巡航导弹,这种能携带核弹头的导弹采用雷达波吸收材料制造,隐身性能优异。
建造中的美军新一代“福特”级核动力航母。
或许是航母时代的最后杰作
尽管新一代航母仍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但随着信息时代信息化战争的快速推进,作为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产物的航空母舰,必然面临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新选择。
传统观点认为,有了信息系统即是信息化战争。其实不然,信息系统的出现只不过是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标志。按最新的分析和划代,一般可分为单平台机械化战争、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以及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信息化战争。从信息系统支持的程度来看,应该说目前仍处于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体现的战争理念,就是典型的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对单平台机械化的非对称战争。这种非对称战争,航空母舰的优势毋庸置疑,它可以用其强大武器系统进行任意打击,而无需顾虑自身会受到对手攻击。
信息化战争则不同,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信息化战争,是指在物理域、电磁域和信息域谋求“看得远、反应快、打得准”,以信息武器打击体系、电磁武器打击体系以及导弹武器打击体系形成的三位一体作战,从而谋求全域优势的战争形态。显而易见,由于信息化战争使战场的透明度不断增强,这就意味庞大的航空母舰编队优势不在,因为过于庞大航母编队,恰恰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目标。其致命威胁来自各种维度和空间——网络、太空、天空、水面、水下,还有陆地,都有动能和非动能兵器锁定航母。特别是未来成群组网作战的无人机、无人艇等低成本的先进装备,以及精确制导的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等将对航母产生严重威胁。
另外,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航母编队的巨大成本,以及在战场上所承担的巨大风险,决定了航母的作战效费比已经变得越来越低。如美国的“福特”号,造价己超过150亿美元,尽管美国财大气粗,但如此高的造价势必影响其后续发展。再就是航空母舰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一般又会超过其建造成本,加之其舰载机以及全部特混舰队的舰、艇、船,以及1×3的编制系数,航母舰队的后续费用的也非常巨大。
而具有信息化综合能力的、成本只有航母约千分之一的导弹和鱼雷,则可以创造高交换比的战果。如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役,阿根廷用一枚价值仅2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一举将身价2亿美元的英“谢菲尔德” 号驱逐舰击沉,创造了1:1000的交换比。
由此可见,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的信息化战争,无论是航空母舰,还是航母舰队,都将受到空前威胁,并为航母的后续发展带来阴影。随着信息化战争的进程不断推进,作为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巅峰之作的航空母舰,势必也要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以“福特”级为代表的顶级航母,或许是航母时代的最后杰作。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