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武器.防务 > 正文

神州北极守护者 空军漠河雷达站:祖国,边关有我请放心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01 19:43:43

  国庆节的清晨,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最北端的一个边陲连队冉冉升起。

  “最北最寒最坚定,练严练实练金睛。祖国有我请放心,祖国有我请放心,祖国有我请放心!”伴着最后一个音符,官兵们的铿锵誓言,响彻茫茫林海。

  这里拥有人民空军雷达兵部队两个之最——祖国最北端的雷达站和北部空防预警的第一道屏障。

  它就是空军漠河雷达站。

  空军漠河雷达站驻守在素有“神州北极”之称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地处祖国雄鸡版图最北端,是驻地纬度最高的空军部队,也是面临的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基层部队之一。

  建站以来,面对茫茫林海雪原和历史最低零下57.3度的酷冷严寒,雷达站历经过“5·6大火”生死考验,创出“天线在烈火中旋转”的壮举和“敢于胜利、不怕牺牲”的“七棵松”精神。

  新时期,该站铸牢“最北最寒最坚定”的忠诚之魂,挺起“练严练实练金睛”的担当之脊,砥砺“建站建家建新功”的坚韧之躯,打造“守法守规守红线”的治军之尺,用行动践行“扎根边陲心向党、勇于担当戍空疆”的铮铮誓言,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0次。

空军漠河雷达站举行升旗仪式。空军漠河雷达站供图


  踞北疆边陲,铁心向党最坚定

  走进空军漠河雷达站的荣誉室,如同穿越时空隧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实物模型,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先辈们铁心向党、无私奉献、坚韧拼搏、奋勇向前的历史。

  1952年初,连队刚组建不到半年,圆满完成抗美援朝战争对空警戒侦察任务;

  1973年7月,因时局需要连队从杜鹃花盛开的鸭绿江畔调防到“中国最北”“中国最冷”的大兴安岭无名山头,爬冰卧雪,人挑肩扛,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硬是把数百吨的物资运到山上,按时投入工作;

  1987年5月,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罕见的森林火灾,在熊熊烈火考验面前,全站官兵誓死坚守岗位,一边保障空情,一边与火魔斗争。

  “时局再变,红色基因永不变;强敌再硬,淬火钢钉敢碰硬;环境再苦,勇于担当敢吃苦;荣誉再大,居安思危不自大。”进入新时代,空军漠河雷达站党支部始终把连队光荣传统视为传家宝,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深深融入官兵血脉。

  荣誉室内的一张一群官兵听收音机的黑白照片,令人印象深刻。雷达站移防漠河之初,条件艰苦,信息闭塞,没有电视和报纸,官兵们自费买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及时学习党的理论。从此,身处祖国最北端的雷达兵听到了来自北京的声音。

  越是地处偏远,越要看齐追随。为让理论学习薪火相传,他们数年如一日,采取官兵自学、骨干领学、干部辅导的方法,坚持每天半小时理论学习、半小时读报、半小时新闻联播制度雷打不动,搭建小讲堂、小卡片、小广播、小周记、小典型、小论坛等“六小”学习实践平台,干部骨干带头走上讲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官兵在理论学习剪报本上张贴基本观点小卡片,“北极之声”小广播每天摘播时事政策新闻,每周官兵自发撰写学习创新理论周记,每月评选一次“理论学习之星”,涌现出了“理论知识问不倒”“时事政策通”“先进武器小专家”等理论骨干。

大家在荣誉室内开展荣誉教育。空军漠河雷达站供图

  党员这个称号,对空军漠河雷达站的官兵来讲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深刻感受:入党不容易,当好党员更难!

  在宿舍楼的大厅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党员‘亮丑’台”,显示板上,连队党员从支部正、副书记到普通党员逐一排列,每名党员名字的下方既有党员自己立下的当月目标计划,也有官兵们留给每名党员的评价和意见建议……

  党小组长张营说:“这么多年,每当从‘亮丑台’前走过,我都深刻地感受到身为党员的自豪和责任,就有一种激情想多出工作成绩,对得起党员这个称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空军漠河雷达站的党员每年入党日都要到荣誉室过“政治生日”,回顾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承诺了什么,入党后为连队都做了什么,党员的义务履行得怎么样。

  操纵班长沈旅告诉记者:“入党4年,年年都过‘政治生日’,但是每次感受都不同。刚开始只是可望不可及的敬仰,而现在越来越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流淌着的是带有‘红色基因’的血液,每当右拳举过头顶在党旗前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心中就有一种说不清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正是这样一种神圣质朴的仪式,让空军漠河雷达站厚重的“红色土壤”滋养着官兵的灵魂。

  “党员带好头,官兵有劲头。”有一年冬天,连队供水泵突然发生故障,副站长带领“党员突击队”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冲在抢修第一线,官兵们得知后也都前来跟着一起抢修。狭窄的操作面让几名官兵的膝盖和手都被卡破了皮,鲜血与衣服和手套都冻在了一起,但他们却感慨道:“这点小伤与当年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往大火里冲,烧焦头发、烧伤身体比起来不算啥。”

  近年来,空军漠河雷达站党支部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被空军、4次被原军区空军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听党话忠诚永不变、跟党走信念坚如磐,党支部带领全体官兵在祖国北疆扬起一面永不褪色的鲜红旗帜。

空军漠河雷达站的官兵进行耐寒训练。空军漠河雷达站供图


  驻极寒之地,舍生忘死为国家

  空军漠河雷达站驻地历史上的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57.3℃,是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最低的温度,这里地处偏远、气候恶劣、高寒寂寞给官兵留下了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漠河冰天雪地的时间长达8个月,年供暖时间也需8个月,站里烧锅炉的司炉工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一年,烧锅炉的老兵眼看要退伍了,站领导正发愁无人接替时,操纵班长韩先伟主动请缨。让曾经带出集体三等功的韩先伟来烧锅炉,党支部觉得有点委屈他。而他却说:“当锅炉工关系着全站官兵的冷暖,这对我来说是‘重用’而不是委屈。”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冬天,韩先伟总要到原始森林的雪地里去扒枯木头来取代煤块,就这样,韩先伟当锅炉工一干就是七、八年,不仅年年冬天把炉子烧得红红火火,还年年节省一笔可观的取暖费。

空军漠河雷达站官兵训练中。空军漠河雷达站供图

  对山上的酸甜苦辣,体会得最深、知道得最多的当数在这个站里工作了22年的士官雷达技师李佐鹏。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雷达荧光屏上突然一片雪花,雷达天线停止了转动。李佐鹏判断:是驱动电机输出线路断路。

  按规定,这个雷达故障因为基层的技术力量达不到,要由上级业务部门来修。可李佐鹏却说不能坐等,他不顾站领导阻拦,打着手电冒着六七级大风往大幅度摇摆的天线上爬。

  狭窄的缝隙带着手套根本无法修理,他只好把棉手套摘下来,用三用表一个接点一个接点地检测。寒冷的冬夜滴水成冰,而李佐鹏在零下50多度的铁疙瘩上整整工作了一个多小时。

  李佐鹏从天线上下来时,一只手已冻成紫黑色,幸亏军医紧急抢救才得以保住这只手。

  神州北极很冷,即便晴天,雾气也常会凝结成坚硬的颗粒状,不动,不散,悬浮于天地间,忽有一阵漫不经心的风儿吹过,周身的血流便骤然降至冰点。

  神州北极很暖,在暴风雪咆哮翻滚的边防线上,默默生长着一代又一代热血沸腾的戍边军人。

  建站以来,一代代官兵继承发扬艰苦奋斗传统,逐步形成了以“敢于胜利、不怕牺牲”为内核的“七棵松精神”,以连为家、爱站建站的“千里背姜精神”、“军营小鲁班精神”,引领连队建设发展的“扎根边陲、忠于职守、以苦为乐、拼搏进取”的“北极星精神”。(记者 刘尚君)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