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频道 > 文化旅游 > 正文

乌兰察布市察尔湖:青山绿水富家乡

文章来源:大草原新闻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23 16:44:26

  一排排整齐的民房、烟囱里飘出袅袅炊烟、道路平整而干净……笔者走进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感觉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派幸福安谧的氛围中。

  随着社会进步、交通便捷、信息通畅,兴和县昔日破旧的废墟、泥泞的乡间小道、残垣的房屋已不复存在。兴和县文旅新广局局长薛恩说,“旅游助兴和县走出了远大前程。”

  旧貌换新颜

  兴和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阴山北麓,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境内山川相间,河滩遍布,丘陵、平原、山地镶嵌分布其间。

  历史上的兴和县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县城,年久失修的土坯房、牛拉爬犁、靠天吃饭的庄稼汉等形象是兴和县的写照。地理复杂、交通阻塞、气候恶劣等原因使兴和县成为国家级贫困县,并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扶贫规划区。

  就在5年前的2012年,兴和县仍有贫困人口5.9万人,人均纯收入仅为1894元。这些贫困户分别占全县自然村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14.8%和26.3%。除了贫困,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个适合描述兴和县的词汇。

  前几年,乌兰察布提出打造“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的构想,兴和县终于迎来了发展良机。“这两年县里的交通通达性提高不少,有110国道、京新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和集张铁路等多条四通八达的线路,有人甚至称兴和县被圈进了‘北京八环’。”薛恩说。

  如今的兴和,旅游产业遍地开花。兴和县店子镇芦家营新村和城关镇衙门号新村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以特色农业和农家乐为主的旅游配套产业;团结乡在充分打造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在大五号村和左家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采摘;鄂尔栋镇北水泉移民新村围绕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以餐饮业、住宿业为主的服务业……

  “昨天这里还是一座村庄,如今就像特区新城一样。”团结乡一位村民说,依靠旅游,家乡大变样,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资源成资产

  “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发展旅游的重要性。近两年,政府积极招商引资,进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借旅游的东风谋发展的出路。”兴和县县长李建军说。

  察尔湖生态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兴和县城关镇衙门号村,察尔湖建在大青山的余脉,这里山环水绕,风景如画。

  察尔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集农副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于一体,拥有农耕文化体验、滑冰滑雪、游船快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新能源应用体验、陶艺制作、文化艺术写生创作、艺术品鉴赏等项目,旅游产品丰富,知名度较高。

  “2010年,内蒙古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公司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民俗民情、市场前景等实际情况确立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新能源开发的三大发展方向,并提出在发展过程中要带动园区内的农民共同致富的目标。”察尔湖经理马占波说。

  根据发展规划,2013年,公司成立了光伏发电公司,主攻新能源项目开发;2014年成立察尔湖农业科技公司,以传统种养、基地直供、社员专享为目标,提供野生鱼、散养鸡、鸡蛋、自制胡麻油、豆腐等农副产品。“加入察尔湖公社的农民社员可享受每周一次配送新鲜蔬果到家,并可到自家的基地种地、锄草、采摘等。”马占波说。

  下一步,公司将在察尔湖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农业和光伏发电三个板块深耕细作,走出一条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度假旅游为核心、新能源开发为保障的互为依存、特点突出的察尔湖发展之路,进一步凸显旅游扶贫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壮大。

  “把旅游业与扩大劳动就业能力、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紧密结合,创建高品位的企业文化,促进当地和谐发展。”察尔湖副经理杨振明说。

  63岁的王大爷背靠着大树晒着暖阳,问起旅游带给他的改变,他想了想,说,“就拿抽烟这事来说,前几年我还卷烟叶子抽旱烟,现在我都抽上云烟啦,你说变化大不大?”王大爷告诉笔者,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在察尔湖景区工作,从双务农变成了双职工。他自己目前身体硬朗,除了每年从流转给景区的土地收租金外,还种着几亩薄田做口粮,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马占波说,公司在种植业、养殖业、水产、餐饮、客房、游乐项目、后勤、行政等部门都是优先聘用当地农民,当地人的用工比例占到了70%以上;将衙门号村37户148间房屋以货币补偿660万元和房屋置换的形式对村民移民搬迁,同时将644亩撂荒地和部分耕地以每年每亩300元的价格进行承租,租期30年。

  扶贫靠“旅游+”

  “为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乌兰察布市旅游局副局长赵亮说。

  2016年,察尔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入选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察尔湖做法”得到了业界的肯定。未来,如何更有效的带动园区内的农民共同致富、如何让旅游业与农业深度融合等一直是马占波等人在思考的问题。

  “经过无数次的设想、推翻、否定、质疑,公司最终决定采取‘公司+农民+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这对公司、对农民来说都是好事。”马占波说。

  公司打造“察尔湖”品牌,参与高端市场的竞争,丰富产品业态从而实现盈利;“农民”以土地流转形式入股,同时进入景区工作,一来不承担任何风险,二来有效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使各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马占波说,“合作社”属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实体,村委会成员和公司管理人员作为合作社理事负责组织管理生产,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每个村委会作为独立的生产队,采取“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饲料、统一管理”的形式,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组织“农业工人”进行种养结合生产。通过不断对村干部和农村能人进行重点培训,培养农业工人的骨干力量,逐步形成能够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农业工人队伍。(稿源:四季旅游内蒙古)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