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解决广场舞大妈和年轻人争场地的终极方法

文章来源:新华思客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14 06:30:30

timg

  河南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内,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和打篮球的年轻人为争夺场地发生了肢体冲突,一群老人还围着一个年轻人动起了手。最后公园管理方介入,给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找了一块广场,但是大爷大妈们却不买账,表示面积小、地不平,跳不开。

  后来,王城公园篮球场管理方又公布了篮球场使用管理规定:白天为篮球、羽毛球使用时间,晚上19:30分开始则为广场舞时间。但是在很多人看来,这就等于是剥夺了年轻人打篮球的权利。篮球场不就是打篮球的吗?大爷大妈们不是无理取闹吗?

  运动场地应该如何安排使用,完全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这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应有之义。但在公共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协商不会有让人满意的结果,蛋糕只有这么点大,怎么分配都会吃不饱,这才是矛盾的根源。

  根据2014年12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我国大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46平方米,不足美国现有相应数值的1/10、日本的1/12。而且,教育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馆达到66.05万个,面积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面积的53.01%,其中开放率不足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实际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会更小。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平方米。但是即便用10年的时间实现提高0.54平方米的目标,也是困难重重。更何况,就算美国、日本等国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不再增加,10年之后,我们与他们的差距仍然在十倍左右。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2.12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5.5%,达到了国际通行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还会更高,老年人对体育场馆等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更多,这也就意味着老年人与年轻人在争夺运动场馆上的冲突恐怕会更加激烈。

  在现有的体育场馆存量中想办法无疑是一个思路。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馆大多没有对外开放,如何盘活这部分资源,是快速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突破口。不过,学校管理者对开放校园体育场馆心存芥蒂。安全、维护、管理等都是考虑的问题。这需要各方联动,尤其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资金引导等方式鼓励学校开放,让学校在开放体育场馆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利益和实惠,并能够保障好教学秩序、学生安全。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国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但是我国所承办的国际体育盛事次数达全球第一,供国际比赛的大型场馆有6000个之多,严重超标。

  普通居民体育健身不足与投入不足有关,更与地方政府的投资建设取向有关。据介绍,每年国家体育总局本级彩票公益金中的70%至80%都用于为地方修建全民健身设施。仅在2014年,便有12.56亿元彩票公益金通过财政渠道转移至地方。但是地方政府却热衷于修建用于专业训练和举办赛事的“两馆一场”(一座主体育场、一座主体育馆及一座游泳馆)等大型体育场,而不是修建适用于全民健身的普通场馆。那些大型体育场馆除了比赛和专业训练之外,大多数时间是闲置的,并不能用来满足普通民众对体育场馆的需求。

  而在欧美等国,政府普遍都重视社区体育场馆的建设,法国的体育设施及场馆超过了32万个,德国的体育设施也超过了23万个。英国更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便制定了标准,要求每2.5万人的社区就需要建设一个社区体育中心。

  投入多少是一个问题,资金如何使用则是另一个问题,这需要城市管理者转变体育场馆建设的理念,正视市民的真实生活需求,并着力满足民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包括体育场馆,还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它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直接用来满足市民的各种日常生活需求的,在城市公共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就把提高城市开放空间定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开放空间是“城市之肺”。

  短短40年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可谓是高歌猛进,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更多是物质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严重跛脚。城市规划当中更多的考虑资本和权力的意志,而忽略了城市居民的真实日常需求,常常是建设宽马路、大广场、宏大的地标建筑。不是说城市不需要这些宏大的建筑,而是能够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小尺度公共空间严重不足。而这却是市民休闲娱乐、公共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培育城市文化,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以至于,城市成为了一个以钢筋水泥为主要元素的冷冰冰的物理空间,人文关怀淡漠,脱离民众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人性化和温馨的生活家园。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小,由此而爆发的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和打篮球青年之间的激烈冲突,只不过是这种蹩脚城市化的一个象征。

  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应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尺度。城市要有高大、漂亮的建筑,要满足工业、服务业发展,也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城市也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消费的地方,更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城市规划要符合人性,为人而服务,满足人的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更加舒适、惬意。

  未来若干年,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将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这两种趋势对城市现代化水平的要求会更高。只有改变城市规划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人的需求的城市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城市,才能应对好老龄化和城市化以及其他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