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一袭白衣,他们是病人眼中的希望、是天使……脱下厚重“战袍”,他们对父母有着怎样的牵挂?对爱人有着怎样的思念?对孩子有着怎样的眷恋?对所见所闻有着怎样的感动?对用心守护的病人又有着怎样的真情……
点击收听《来自武汉的声音日记》第九期。今天的日记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湖北医疗队的李海潮。
离开武汉的日子应该不远了,这位北大医生说了心里话
3月15日 武汉
距离离开武汉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昨天回驻地的路上,天气晴朗,阳光明亮,道路两旁的绿色植物重又充满了生机,包括玉兰花在内的不少花都开放了。可是,有些人再也看不到了。而且不少离去的人正值英年,更令人扼腕。这些黑色的、冰冷的数字提醒我们,这次疫情就是和平年代里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战争就会有牺牲,残酷而又真实。
图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湖北医疗队李海潮与同事在武汉工作中合影。
前段时间,和刚入学半年的2019级临床专业的学生在这个非常时期开了一次网络会议。班主任邀请我和一位同事,现在应该叫战友,向同学们介绍了这次医疗队的具体情况:如何组建、来时面临的各种问题、如何防护和救治等等。
整个过程中,因为传输画面的数量限制,同学们中我只能看到作为主持人的班长的脸,一个年轻而清秀的小伙子。其他人则只能听到声音,也同样是年轻的声音。他们才刚刚踏入职业的预备阶段,突然遭遇疫情暴发,都只能呆在家里等待复学的通知。很高兴,同学们并没有浪费这些“闲”下来的时间,他们遵守隔离的要求,在家中学习、锻炼身体,也对疫情和大夫的职责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图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湖北医疗队李海潮和2019级临床专业的学生开网络会议。
末了,我遵照班会的要求进行总结。
我想,作为医生这个行业的未来从业者,他们肩负着我们这些老师们的期望,乃至整个行业和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期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应该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不辜负这个时代,不辜负自己的使命。
如果说以前我们的临床医学教育更多地是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那么现在所经历的这次疫情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个医疗体系、从健康中国的大框架下思考问题。除了关注医生治病救人的专业能力,我们需要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视野思考相关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制度、医疗和科研的关系等等问题。
只有结合目前现状和问题进行严肃而深刻的思考,我们才不会白白经历这样的灾难和磨砺,所有的牺牲和所付出的代价才能变得更有价值,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才有可能变得更为强大。
图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湖北医疗队李海潮在武汉工作中。
最后,对于每一个人,在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大家会怎样看待生活。在生与死面前,很多以前看似重要的东西都显得无关紧要了,严峻的现实帮我们看清了生活的本质。
作为未来的医生,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珍视健康和生命。当然,经过刻苦打造的精深专业知识和技能会使他们保持医生的理性,就像是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普通民众安全撤离出层层封锁线的特种兵。
但是医学决不仅仅只是知识和技术,它还是一颗会爱人的心、会给病痛和危难中的患者以安慰和激励。而这些对于危重症患者很可能生死攸关。
多一份坚持下去的忍耐和努力,多一份对生的渴望,就多一份活着的希望。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或许感受不到,医学的人文精神原来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与人为善,内心才会变得柔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患者的焦躁和绝望,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他们的无助与痛苦。理解和体会到这些,才能够真正感知医学的价值,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我情绪略显激动地说了很多,期待能和这些未来的医生们产生共鸣。薪火相传,他们就是医疗这个行业的未来。
策划:汪金福 孙志平
监制:田朝晖 幸培瑜
统筹:魏骅 吴炜玲
编辑:董琳娜 刘在 赵世芸
李放 林苗苗 朴文琳 王朝
设计:康薇
播讲人:陈兵
执行:新华社“声在中国”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供稿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新华社全媒体编辑中心、音视频部、北京分社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
联合出品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