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 > 正文

医保异地结算,给你我带来哪些便利?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08 21:46:36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解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将分三步走。

他介绍,第一步是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统计数据表明,省内异地就医的占比最大。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有30个省份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持卡结算。第二步是今年上半年实现异地退休安置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把退休后的父母接到子女工作所在地,在异地直接可以看病就医结算。”尹蔚民说,第三步是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所有符合转诊条件的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据人社部介绍,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2016年底已上线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已有15个省份接入该系统开始试点。(记者 胡浩、徐博)

医保异地结算有哪些影响?

“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个惠民举措,能给患者带来哪些便利?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大城市看病难?一些代表委员和专家就此发表了看法。

医保异地结算能给患者减负

“这是关系千千万万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毕宏生2014年就提了实现全国异地医保结算的建议。他说:“一些农民工得病,都不敢去看。在城里看完病,要回家乡报销,有时路费都比医药费高。医保异地结算后将大大方便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异地就医。”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性日益加剧,很多人在非户籍地生活、工作、养老、就学。“老年人退休后和子女在异地生活,生病住院了,还得回老家去报销,颇费周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说,他们医院每年门急诊量5万多人次,约一半患者来自京外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朱雪芹说,跨省就医,患者先要在缴纳医保地开转诊证明,就医费用预先垫付,最后回到缴纳医保地报销,少不了一趟趟地跑。医保异地结算后,只要在当地开转诊证明,到外地就医就不用个人垫付费用,而且省去了回去报销的周折。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王虎峰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于长期异地定居、异地工作或者疑难重症异地住院的人来说将是重大便利。

有效防堵漏洞保证“救命钱”安全

各省区市相对独立的医保体系,不仅异地结算不方便,而且有漏洞。一些大医院门口的“号贩子”同时还有一个“兼职”,就是“开发票”。

记者了解到,因为全国的医保系统没联网,个别人花钱买大额“住院发票”,还包括“住院明细”“收费清单”等,然后回去报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卫计委副主任仇冰玉认为,全国联网后既能方便参保人,也能堵住这个“骗保漏洞”。

审计署今年1月24日公布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险基金专项审计结果,发现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共涉及15.78亿元。原因之一是大多数省份虽已实行省内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但覆盖的医疗机构还不多,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制度中的漏洞,通过虚假异地发票骗取医保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菁认为,医保信息全国联网,有利于医保机构提升审核甄别能力,防范利用虚假就医资料骗取医保资金的现象,守护好百姓的“救命钱”。

与分级诊疗目标不冲突

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会不会加重大医院“看病难”?毕宏生说:“实现全国联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是要鼓励大家更多地去大城市看病,也不是说患者都可以随意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医;它解决的只是结算这个环节的问题。这与分级诊疗的要求不冲突。病人要异地就医,还是需要当地医院开转诊证明。”

患者去大城市、大医院看病,在一定程度上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合理下沉,实现均衡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王执礼说,当前很多到大医院挂专家号的门诊患者,不少只是身体微恙,从社区卫生院拿点药就可以了,但病人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这既增加患者的就医成本,也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的滥用。建议医保政策要有明确的导向性,真正发挥医保报销比例、医疗服务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加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差别化支付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目前,上海、山东等地都在推行医疗联合体让大医院牵手附近的小医院,这不仅可以实现上下转诊,而且大医院的专家能定期到小医院出诊、查房,检查结果互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说,要逐步夯实基层,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避免就医盲目向大医院聚集,让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有关部门应该协同配合,积极稳妥推进异地医保报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顾晋说,“既要加强基层、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的实力,使患者就近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又要科学分流,方便真正必需的疑难杂症患者去省级中心医院甚至北京、上海等地治疗。”记者 李亚红、胡浩、王海鹰、仇逸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