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口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大字,这是所有外来游客都会参观的地方。
所有余村人,都能讲出这个石刻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末,余村依靠炸山开矿和经营水泥厂,一度成为“安吉首富村”,村集体年收入达300万元。老百姓钱包鼓起来了,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了破坏。
在村民汪苗青的记忆里,因为开矿,村里常年灰尘笼罩。村民不敢开窗,无法晾衣,就连百年银杏也结不出果。
痛定思痛,余村决定关停污染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但关了水泥厂和矿山,几乎断了村里的财路,很多村民失业,村集体年收入最少时降到21万元。
回头走老路,还是坚定绿色发展,余村人站在了十字路口。一位特殊“访客”为彷徨中的余村人注入了“强心剂”,也为余村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那是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调研。根据行程安排,他将在村里停留20分钟,只听汇报,不作讲话。
但听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汇报说,余村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开始搞生态旅游,打算让村民借景生财时,习近平十分高兴,肯定他们的做法,一说就是20分钟。
习近平说:“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这样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天后,习近平以笔名“哲欣”在 《浙江日报》 的“之江新语”栏目发表了题为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俯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
“是‘两山’理念,让我们找到了重生的路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10多年来,余村人点绿成“金”,让绿色成为发展中最耀眼、最动人的底色。余村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论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环境保护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从未远离过习近平的视野。
在正定,他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列入《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亲自监督整改农村“猪圈连茅厕”,设立公共厕所,修建生活垃圾池。
在福建,他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
在浙江,他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提出“既要GDP,又要绿色GDP”,让“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绽放之江。
……
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一以贯之。
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地方考察就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2014年1月,习近平来到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当听到阿尔山林区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他深情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与当地的库塘污水处理系统(2017年9月11日摄)。
2015年1月,习近平来到云南大理洱海畔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他走上木栈道,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伴随着习近平的足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面积和空气优良指数显著提高,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一幅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这是习近平心中的愿景,也是对美丽中国的殷殷瞩望。
一个小村庄,见证着一个重要思想的诞生,也辉映着美丽中国的未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