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高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是群众所盼、民生所系。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汇报,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促进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各地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但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2019年,PM2.5浓度下降速度明显放缓,臭氧浓度明显上升,已成为仅次于PM2.5的影响优良天数的重要因素,且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依然高发,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根据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成因加强精准治理,要促进区域内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正在向纵深发展。”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说,找准成因,措施就能更精准。一方面,在此前控制常规污染物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会议提出加强农牧业生产中的氨排放治理等;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会议要求促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等。
据了解,针对臭氧污染,生态环境部今年7月对79个臭氧污染较重城市开展夏季监督帮扶,臭氧污染攻坚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方面,会议也做出具体要求。记者了解到,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降低,“公转铁”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京津冀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6.2%。
彭应登说,下一步不仅要控制机动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货车的污染,同时非道路移动机械、农业污染治理等也将逐步发力。此外,在末端治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前端节能减排等措施,间接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绿色发展。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