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25日电(记者高皓亮 赖星 胡晨欢)九月的浇源村,一派丰收景象。秋分已过,稻田愈显金黄,有的农夫一大早便扛起锄头下田查看稻穗的成色。
这座位于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的村落,依山傍水,古树苍翠,屋舍掩映其间。转身来到一座布满篱笆的小院,在一湾池塘边,“泥腿子”农民画家解振辉正在作画。
屋内,画笔摩擦画纸的声音,显得格外悦耳。锯掉瓶嘴的食用油塑料桶做笔洗,几块瓷砖断片当镇纸,一张斑驳的小方桌就是画台,要不是小方桌上色彩斑斓的颜料盒和已经着色的画纸,很难想象,这间简陋的农房其实是一间画室。
一幅描绘丰收场景的画作进入最后的着色阶段。画中,牧童牵着的大牯牛几乎充满整个画面,牛身上画着稻谷、南瓜、西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解振辉初学农民画,画的最多的就是粮食。“越是渴望什么,就越想画什么。”56岁的解振辉已从事农民画创作近40年。粮食,对吃惯了白米饭的人们来说早已见怪不怪,对他而言却意味着丰收与美好。
解振辉共有兄弟姊妹7人,那时粮食总是不够吃,母亲常常把自留地里种的红薯、瓜果蔬菜,挑到圩镇上卖掉,换回更多的别人做红薯粉剩下的红薯渣给孩子们吃。
“那时如果能吃到一个完整的红薯,就已经很满足了。”解振辉难忘母亲日夜劳作的身影,他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母亲的怀念全部倾注在画笔下。
怀抱婴儿的母亲,前面放着针线簸箕,身边围着鸡狗猪鸭……这幅名为《母亲》的画作创作于30余年前,画面元素丰富,感情质朴充沛,曾入选江西省民间艺术精品展。
1982年,浇源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解振辉一家吃上了饱饭,两年后的秋天,他还娶上了媳妇。
“当年,我们不仅还了外债,还攒够了聘礼和喜酒钱。”解振辉记得,婚礼是秋收后办的,前来恭喜的乡亲吃着酒席,感慨道“田由着农民种,钱能装在自己荷包里。”
从“吃饱”到“吃好”,并不容易。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农民掀起了“打工潮”。在永丰县,不少农民画家也放下画笔进城谋生。
但解振辉没舍得放下画笔,他没日没夜地种田,见缝插针地画画。画中出现的元素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从日常家电到当时农村还不多见的小轿车,以及打扮时髦的女郎,应有尽有。
“老解,来给我们村画文化墙吧。”2013年秋天,来自永丰县八江乡杨家岭村的村民找到解振辉。
如今,随着国家多年持续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在永丰县,越来越多的农民画家重拾信心,他们一手拿起锄头,一手执起画笔,画画、耕种两不误。
近年来,一幅幅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民画不仅上了文化墙,还走出乡野,入选上海世博会农民画展和北京奥运会民间作品展,还有的被各级单位和国内外友人珍藏。
然而,在老解看来,不论在哪里,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丰收是农民画永恒的主题,也是最美的风景。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