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20日电 题:知识产权、关税保证、网络安全——进口博览会上的保险“新面孔”将这样发力
新华社记者周蕊、王淑娟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将在沪举办,预计将吸引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携带展品“同台竞技”,大型展会上的风险如何防范?专业的保险设计不可或缺。
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与中国太保产险最新签订的《中国太保产险服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保险服务支持协议》,将为博览会提供包括工程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在内的综合保险,以及知识产权保险、网络安全保险、关税保证保险、活动中断保险等特殊保险的一揽子保险保障服务等,总保额达350亿元。
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说,基于国际上通行的展会风险管理标准和险企经验,中国太保为博览会提供了从筹备期、布展期、展览期到撤展期的全过程一揽子风险解决方案,还专门设立了1亿元理赔专项基金,开通了双语服务热线。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博览会上还将亮相一些在国内市场尚属“填补空白”的新型保险。
知识产权保险顾名思义是以知识产权为标的的保险,是不少外国展商参加国际展会的必备保险,但这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有投保意识的国内企业也不多。但在进口博览会上,进行中国首发乃至全球首发的企业不少,他们对知识产权保险很有兴趣。
“没有一个好的知识产权保险将难以消除进口参展商的担忧,而完备的知识产权保险配置是贸易便利化的重要辅助,也是中国和上海营商环境软实力的体现。”顾越介绍,太保参考国际顶尖展会的风险管理标准,引入国外的成熟产品设计,受到了展商的欢迎。
关税保证保险同样也是新事物。这是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关税担保,在货物通关时可享受海关给予的“先通关后征税”便利的保证保险,企业若未按海关规定的期限缴纳进口货物关税,保险公司将按照保单约定向海关赔偿企业应缴的海关税款和滞纳金。
相对传统的保证金模式,保险方式成本低、通关效率也大大提高。从今年9月起,包括上海海关在内的多个海关开始试点关税保证保险业务,通过保险的方式,首单进口商品通关只花了6小时,相对以前的数天时间大为缩短,受到了企业欢迎,这样的新产品也将通过进口博览会的平台进一步推广。
“扩大进口,就要考虑国际贸易的惯例,为全球的展商设计符合贸易便利化的保险方案。”顾越说,国内保险业经过30年的发展后,如何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是一个新课题,随着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提速,未来太保将和全球的金融企业一起“同台竞技”,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帮助海外的企业“走进来”。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