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网络直播平台上,出现了全国多地学校的课堂直播画面,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班均在其中,直播场景多为教室,也有学生宿舍。对此,家长有赞有弹、学生态度不一,也引发了舆论热议。
直播平台上的课堂直播频道
对这种校园直播,赞同者认为,直播能让他们“见证孩子的点滴”,甚至“可以看到儿子学校的一举一动”;反对者认为,将画面公开不安全,“比如说孩子的隐私,中午睡觉的时候都是要脱衣服的,孩子的一举一动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这换成哪个家长都不会同意的”。当然,也有学生坚决反对,表示“太不顾忌学生隐私了。”
对于直播,专家的担忧不无道理。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将教室甚至寝室画面全天候公开直播,显然不妥。“教室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老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老师、学生置于监控之下,涉嫌侵犯隐私。”熊丙奇认为,很多学生在“监控”下可能会进行“自我表演”,长久以往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而律师周铭则认为,“课堂直播”或有学校管理及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的需要,但在法律及安全上均有问题。
在我看来,200多个频道同时开播且点击量数万的校园直播,有几个是非边界需要厘清。
首先,直播的目的到底何在?学校接入直播平台,教育部门统一安装,将其作为开会、培训的工具,当然是一个有益的选择,甚至还可进行观摩教学、交流经验,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也有助于利用、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对直播内容不加选择,甚至是在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直播,将课堂情况和学生生活曝光于整个社会,其目的和合法性都值得质疑。
其次,直播的效果如何评估?从报道中,既看不出直播要达到的预设目标,也看不到直播所取得的积极效果,反倒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孩子身心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使其难以集中精力学习等。
再次,直播的权利究竟归谁?课堂直播,学校、老师和学生是当事三方,对是否直播,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直播,他们及学生的监护人应有共同决定的权利。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显然,直播没有经过相关程序,也看不到共同协商、民主决策的影子。而通过直播平台赚取的打赏,应如何分配给学校、老师、学生,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最后,还是要关注下直播引发的核心问题:安全和隐私。此次出现的课堂直播画面,围绕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班的孩子们展开,不仅直播他们的课堂情况,也直播他们的生活细节,而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倘若有不法分子盯上这块“蛋糕”,直播就成了“助纣为虐”的通道,不仅将孩子的隐私公之于众,更有可能将孩子置于危险境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毕竟,社会中已有类似的犯罪行为发生。
警钟长鸣,惊不醒利欲熏心的人和思想混沌的人。当前,针对这种没有系好“安全带”的校园直播,还是立马叫停的好。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