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频道 > 社会 > 正文

西藏普纳村:团结亮色铺就小康底色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04 14:41:01

  新华社拉萨10月4日电 题:西藏普纳村:团结亮色铺就小康底色

  新华社记者 张宸

  56岁的马彬林前不久刚住院两个多月,回到普纳村里的第一件事不是想着尽快恢复好身体,而是赶紧给村里的米玛卓玛老人和他的孙子、孙女送去当季的衣服。

  12年来,在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切洼乡普纳村,汉、藏、回、撒拉等多个民族的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原本素不相识的村民,互帮互助相互扶持,谱写了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

  栽下“团结树”,引来商户栖

  2006年,仁布县45户贫困群众从四面八方搬到切洼乡成立了普纳村。“当时很穷,除了国家出钱建的房子,其他什么都没有。”普纳村村委会主任桑珠说。

  更让村干部头痛的是,当时村民们相互争吵是常事,还经常发生酒后打架的事情。

  “天天都是‘你家的牛弄脏了我家门口’‘他家的牲畜占了我家的地’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普纳村党支部书记尼珍说,“其实就是因为不熟悉,大家缺少包容。村里的环境不和谐,哪里谈得上搞发展呢?”

  为改变这些状况,村干部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将维护团结写入村规民约。逢年过节,村两委班子组织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邀请民族团结家庭讲幸福,鼓励所有人敞开心扉谈感受,村里人渐渐没了隔阂。

  随着318国道的整修及拉日铁路的完工,身处国道旁的普纳村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团结互助的氛围,吸引了来自甘肃、四川等地的20多家外来商户落户。

  马彬林就是那个时候来到普纳村,做起了修补轮胎的生意。“我刚来时两眼一抹黑,村里的人又是借钱又是出点子,把我感动得不行。”马彬林说,“从那时起我就想,一定要尽可能回报村里。”

  生意慢慢转上正轨后,马彬林主动照顾起了家庭困难的米玛卓玛老人。

  最近几天,想到要开学了,马彬林联合了几家商户,给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们送去了慰问金。“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马彬林说。

  “我们都是一家人”

  来自青海的撒拉族商人马乙拉亥米,在普纳村开了一家西北面馆。因口味不错、价格公道,餐馆顾客络绎不绝。“村民都很友善,干部也没有架子。”马乙拉亥米说,“在这里一点都没有背井离乡的感觉。”

  马乙拉亥米不吃猪肉,但他一点也不反对在餐馆打工的村民拿剩菜剩饭回家养猪。“虽然我们有些习惯不一样,但即使是亲生兄弟爱好也有不同。”马乙拉亥米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普纳村过得非常舒心的马乙拉亥米,去年把姐姐和姐姐的两个孩子都接了过来。两个孩子在乡中心小学上学,学校不收学费,还免费发校服和书籍。“小孩子在家时性格有些孤僻,在西藏上学后开朗多了。”马乙拉亥米说。

  与马乙拉亥米一样,在村里经营川菜馆的蒙宇明也觉得在村里生活很舒坦。开餐馆小有成就的他,主动招收村里的藏族群众当学徒,手把手地传授烹饪技能和经营饭店经验。吉宗姐妹俩学成后,在他饭馆不远处新开了一家饭馆,每月的纯利润有数千元。这让蒙宇明发自心底高兴:“生意是大家的,一起做才能都红红火火。”

  民族团结花结出幸福生活果

  提到妻子朋琼吉巴,在普纳村里开商店的河南商人王贤伟笑得合不拢嘴:“她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逢年过节总惦记着给我爸妈打些钱,回家看老人时总是抢着做饭洗碗,比我这个做儿子的都孝顺。”

  在夫妻俩开的商店里,有土豆、辣椒、西瓜、桃子等二三十种蔬菜水果,常见的调料、方便食品、饮料等生活物品一应俱全。当年,进藏打工的王贤伟认识了朋琼吉巴,两人喜结连理,一晃就是近二十年。结婚后,夫妻齐心把一个小店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四个门面,去年盈利二三十万元。

  切洼乡党委书记刘俊华介绍,像朋琼吉巴与王贤伟这样的民族通婚家庭,在普纳村很常见,“汉族同志头脑灵活,藏族同志吃苦耐劳,组成的民族团结家庭普遍都是富裕户。”

  记者到央珍家的大棚时,她正忙着将刚撒上的牛粪与土壤和均匀。十多年前,央珍和汉族小伙徐文军喜结良缘。在徐文军手把手地帮助下,央珍掌握了大棚种菜的技术。平日里,徐文军出去打工,央珍在家种菜,去年家里收入七八万元。“村里很多人都是跟他学的种菜。”央珍说,“大家都说我找了个好男人。”

  在汉族师傅石井波的带领下,刚满30岁的索朗次仁掌握了养蜂技术。在上级部门帮助下,他和其他人一起建起了养蜂合作社,产出的蜂蜜、蜂王浆等产品供不应求。去年仅蜂蜜就卖了8吨,纯收入超过30万元。

  “普纳村人均收入12年增加近8倍,生活每天都有新变化。”刘俊华说,“这离不开民族团结的基石。在各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