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70年,中国1小时“含金量”大不同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02 10:56:03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姜琳、王雨萧)53岁的赵顺华是湖南邵东一位普通农民。“以前‘双抢’,天不亮就下地,大太阳晒得暴皮。一刻不歇,1小时也就收一分左右的田。”今年夏天,赵顺华开着收割机,一个人收完了承包的200亩地,最快1小时收了近3亩稻。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70年,60多万个小时,前后选取1小时,就可以从对比中窥见飞速变化的中国。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均每人1小时创造GDP7.4元,而1952年,人均1小时创造GDP仅0.014元,增长了500多倍。

  今天的中国,1小时仅网上“买买买”就达11亿元,而1952年1小时整个消费品零售额才0.03亿元;现在1小时近1.9万人次出境旅游,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出国旅游是普通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

  说起前后的变化,赵顺华说,真的像做梦一样。

  邵东往北1800公里的陕西神木,是我国煤炭主产地之一。70年前后对比,这里1小时的“含金量”也变化惊人。

  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大柳塔煤矿,平均1小时产煤3700多吨,一个矿井年产煤3300万吨,超过1949年我国原煤3243万吨的总产量。

  “过去挖煤全靠人用铁钎和镐头挖,现在是智能化,我们矿出煤的皮带速度达到4米/秒。”在大柳塔煤矿干了近30年的薛占军,最能体会这一效率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1小时“含金量”的变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奇迹——从百废待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外汇储备仅1亿美元到超3万亿美元、成为最大外汇储备国,从社会保障一片空白到世界最大社保体系,从大量工业产品依赖进口到现在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更大的中国奇迹,就在下个1小时创造。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