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内蒙古:勇扛生态发展大旗,创新机开新局

文章来源:央广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1-07 12:59:19

   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一湖两海”碧波荡漾,“屏障基地”量质齐升。“十四五”开局,内蒙古扬鞭奋蹄,亮点纷呈!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理念在内蒙古“十四五”规划中充分体现。内蒙古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重大步伐。

  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秋末冬初,大批向南迁徙的候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停留觅食、补充能量。等到第二年春天,这些候鸟又会飞回这里,游弋水面、翱翔天宇,带来春的信息。

  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更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对调节我国北方气候和黄河干流水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治理后的乌梁素海水清鸟鸣(央广网发 罗跃忠 摄)

  作为内蒙古近几年“一湖两海”重点治理对象,乌梁素海在北方生态安全战略中有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栖息地,更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黄河和北方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些年,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被誉为内蒙古“一湖两海”的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出现不同程度地湖面缩减、水质变差等问题。

  “通过水生态治理,水质由过去的劣V类改善为现在的优于V类。”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杜占贵告诉记者,乌梁素海水质持续好转,鱼类和鸟类数量明显增加,现有鱼类22种、鸟类264种。

  近年来,内蒙古对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实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让“一湖两海”重新焕发了光彩。

“天边草原”乌拉盖(央广网发 马建荃 摄)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虽然生态系统底子总体不错,但生态环境基础非常薄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3.3%和23.7%。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2020年,13项生态环境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任务,全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8%,追升到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慧宇向媒体通报,内蒙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1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对《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进行了解读。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统筹水、气、土、固废污染治理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控制煤炭消费。

  目标到2025年,内蒙古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超过45%,煤炭消费比重降至75%以下,优化化石能源消费,控制高碳化石能源碳排放。

  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使所有区域、所有领域、所有产业、所有行业的发展都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之上。

  内蒙古正严格产业准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要求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真正做到,一旦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毫不犹豫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

  “科技兴蒙”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在绿色发展的新蓝图下,内蒙古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和迫切。“科技兴蒙”是内蒙古融入新发展格局和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一个重要抓手。

  客观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内蒙古创新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匮乏,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不到10%。如何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上传递出强烈的创新信号:科技创新是引领内蒙古向现代化奔跑的“加速度”,定会许壮美内蒙古一个更好的明天。

  2021年7月底,内蒙古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并明确行动目标:“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达到370亿元左右。

  中国第四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鄂尔多斯成功应用,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在乌海落地转化,袁隆平杂交水稻新品系在兴安盟实现“亩增产100公斤”目标……内蒙古科技创新领航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从草食家畜干细胞研究、马铃薯育种研究取得里程碑突破,到极薄取向电工钢制备、稀土铁合金制备工艺迈向国际领先水平,再到混合动力矿车、无人驾驶矿车填补国内空白……一个个“卡脖子”难题在内蒙古开始突破,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签约助力“科技兴蒙”(央广网发 内蒙古科技厅供图)

  内蒙古已实施的“科技兴蒙”行动,在2021年11月份作为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被通报表扬。

  “自治区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在乳业、稀土新材料、碳基新材料、新能源、种业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高标准打造一批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日前,内蒙古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外国专家局)负责人史广旭表示,加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自主创新示范区、乳业、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着力将“三区两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成为自治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动力。

  “科技兴蒙”行动启动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积极与科技部、北京市、广东省、中科院等建立开放合作机制,共建了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创中心、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等68家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吸引114个高校、科研单位参与内蒙古的科技创新发展。

  内蒙古首次启动实施了“科技兴蒙”重点专项方案16个,支持经费 4.7亿元,带动盟市投入 4.7亿元,引导创新主体投入将达到近 20亿元。

  绿富同兴赋能乡村振兴

  大雪刚过,气温骤然下降,而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鲜农现代农业园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派生机盎然:顶花带刺的黄瓜青翠欲滴,各式各样的茄子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忙着采摘、挑拣、打包装箱。

  60岁的李世忠是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村民,土地流转后到鲜农现代农业园承包了温室大棚种植黄瓜。“2021年收成好,行情也好。从7月份开始,一天能收700多斤,供销一线城市商超,价格最高时候一箱能卖到210块钱。设施农业比普通大地种植收入高出30倍,今年毛利能达到40万。”谈到2021年的收成,他和老伴儿乐得合不拢嘴。

临河区万亩农旅田园综合体(央广网发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鲜农现代农业园,流转土地10300亩,是巴彦淖尔市农高区的核心区。建成集设施农业种植、观光采摘、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职业农牧民培训中心等为一体的万亩农旅田园综合体,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5万亩盐碱地变身绿洲,2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工建设,巴彦淖尔市不断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农牧业转型升级。

  从河套地区到内蒙古东部的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蹄疾步稳。

  近期,蒙东地区最大的设施农业园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公主岭现代农业产业园迎来了2021年最后一波收购热潮。市场内,人来人往,客商们穿梭其中,检查西红柿成色、组织工人装箱、安排货车发货,累并快乐着。

  国人每喝掉5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位于国际公认黄金奶源带,内蒙古自治区牛奶产量从2017年的552.8万吨连续4年增长,到2020年达到611.5万吨,是全国唯一超600万吨的省区。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934.7亿元,占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总销售收入的48.1%。

伊利现代化挤奶车间(央广网记者 田凤元 摄)

  伊利、蒙牛等一批国际知名乳企快速崛起,乳制品加工产业持续壮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为国人提供了“内蒙古味道”。

  此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奶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打造一流加工企业,做强一流产品,创建一流品牌,力争到2022年,奶畜存栏达到215万头只,奶类产量达到720万吨。同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100亿元,并且率先在全国实现奶业振兴。

  内蒙古积极发展生态农牧业,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内蒙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达2000多个。内蒙古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内蒙古粮食总产量768.1亿斤,较2020年增加35.3亿斤,增长4.8%。

  绿色,也已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进军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

  2021年12月16日,央广网记者来到了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领略了全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的无限魅力。

  这个基地从空中俯视像骏马图案,由19.6万多块光伏板组成,占地面积139.8万平方米,于2019年7月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绿能碳汇(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马天景表示,达拉特光伏基地初期规划建设规模为200万千瓦,占地10万亩。目前,100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年发“绿电”可达20亿度,节约标煤6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年,减排粉尘45万吨/年。昔日的“黄沙赤日”正在变成“蓝海绿洲”。

  数据显示,光伏发电碳排放量是化石能源发电的1/10到1/20,是真正的低碳能源,但光伏发电目前仅占我国发电量的3.5%。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等机构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近四成的用电量将来自光伏。光伏将逐渐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电源之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劲引擎。

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央广网记者 田凤元 摄)

  近年来,内蒙古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风电和光伏已经逐步建立起新能源的主体地位。内蒙古把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尤其在风能和光伏发电方面千帆竞发,奋勇争先。

  “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把内蒙古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2021年11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内蒙古新能源发展的崭新目标。

  这一年,相关项目不断落地:2021年3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台套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下线;11月24日,超大型陆上风电智能制造产业园落户包头市;11月25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储氢车零碳生态链示范项目开工……

  内蒙古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内蒙古新能源工业持续发力,规模以上风力发电7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太阳能发电13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内蒙古氢燃料车首台套下线(央广网发 龚海啸 摄)

  内蒙古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如汹涌的海潮一浪高过一浪。在锡林郭勒、乌拉特、辉腾锡勒大草原上,一座座巨大“风车”挥动着白色的风机叶片,将风能转变成电能传送上网;在鄂尔多斯、阿拉善的荒漠中,一块块光伏板聚集了太阳的光芒,转化为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在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一个个制氢项目拉开启动大幕,为内蒙古绿色能源发展再谱新篇章。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内蒙古,处处回荡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律动。

  在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大草原上,处处体现着加强生态建设的战略定力,勇扛生态发展大旗,在绿色发展上创新机开新局。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建设“美丽草原”助推“美丽中国”,内蒙古正走在奋勇前行的路上。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