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际 > 正文

财经观察:“日本制造”跌落神坛的警示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24 18:53:51

  新华社东京11月24日电  财经观察:“日本制造”跌落神坛的警示

  新华社记者 马曹冉

  日本制造业造假丑闻集中曝光,反映了日本制造业转型期遭遇的尴尬和试图“再崛起”的无奈。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制造”跌落神坛,对各国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以造假手段维持企业虚假繁荣,最终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今年,日企不断曝出造假丑闻。作为最新一例,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近日承认篡改产品数据,受影响企业达258家。

  此前,神户制钢所数据造假波及约500家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日产和斯巴鲁使用无资质质检人员,质检造假长达数十年;高田公司大规模召回安全气囊导致经营状况恶化,申请破产保护;东芝因财务造假陷入困境,为避免退市卖出几乎全部消费电子部门……

  这一系列丑闻让以“工匠精神”著称的“日本制造”信誉一落千丈。深入剖析日本制造业企业大面积造假,三大警示值得关注:首先,企业一味强调成本控制,对质量安全放松了警惕。日本制造业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特别是钢铁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低下,企业有组织地进行数据造假,从源头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其次,未能很好解决熟练产业工人严重不足问题。如今,日本工厂派遣工、临时工数量较过去明显增多,企业招熟练工越来越难。日本经季节调整后的失业率为2.8%,表明已实现充分就业,劳动力短缺水平处于历史高位。正式员工和熟练产业工人不足,艰苦和需要技能的工作只能靠临时人员完成,没有技术资格的人也可能被派到一线滥竽充数。

  再次,日本企业官僚化之困仍待破解。大型制造业企业管理人员埋头于文山会海,仅通过各类报告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很少去一线视察或改进生产方法。造假丑闻曝光后,企业管理人员在媒体面前谢罪了事。有的企业甚至延续老做法,被再次曝光后才决心改正。

  不得不提的是,企业家创业精神丧失也是“日本制造”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日本经济腾飞时期,曾涌现出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等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企业家。与祖辈不同,当代企业家多数是职业经理人,其目标不是创造新产品、引领新技术,而是减少公司亏损、避免公司股价受损。

  消费者至上,企业一旦忘了初心,等待的只能是市场的惩罚。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