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扶持中小微企业再加码 “输血减负”政策加速落地
新华社记者吴雨、屈凌燕、郑钧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影响。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出台新举措,促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负担。
当前,各地各部门在积极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帮助中小微企业“输血减负”,提高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对冲疫情影响、渡过难关。
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能力
疫情影响下,不少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系列加大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的金融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举措能否真正落地,离不开基层银行的具体执行。
“一边要帮助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一边要考量自身资金成本、风险缓释等现实问题,银行放贷压力陡增。不过,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给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松绑’,我们下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更有动力。”中信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王乐说。
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普惠金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鼓励加大小微信贷投放。同时,将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提高服务小微企业能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些举措有助于将普惠金融政策在基层机构落实落细,是逆周期动态调节和差异化管理的体现。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在金融、财税、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贷款本息实行延期、减免增值税、减免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取消妨碍复工复产的不合理规定……这些举措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输血减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专家表示,中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也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大,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雪中送炭。
从复产“有心无力”到“闯关”信心增强
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工资、租金、利息等刚性支出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而不断加码的政策措施,正让越来越多企业享受到实惠。
“今年前两个月销售收入下滑三成,资金回笼大幅减少,现金流压力增大让企业恢复生产有心无力。”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税务主管丁悦文告诉记者,此时企业享受了缓缴税费等优惠举措,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也坚定了企业信心。
今年2月以来,全国已有5.1万户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缴纳税款。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的5批23项税费优惠政策中,不少政策聚焦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同样感觉压力减轻不少的,还有南京糖点团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杨青。“疫情发生后,门店一度无法营业。没有收入,房租和人工成本却要支付,这让我们资金链雪上加霜。”马杨青介绍,去年底企业从中信银行办理了一年期按月付息的流动资金贷款,近期中信银行主动推迟收取3月至6月的贷款利息,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在金融监管部门引导下,越来越多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得到了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截至3月底,已有约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
眼下,房租也成为不少小微企业经营的“拦路虎”。“复工后销售还未恢复之前水平,约占运营成本一半的店铺租金,一度成为我们经营面对的最大压力。”龙湖上海闵行天街内一家特色饮品店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不久前龙湖集团宣布对旗下商场的所有商户租金费用减半,这减轻了企业部分经营压力,也增强了走出困境的信心。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西等地都在积极落实减免租金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组合拳连连出台,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从复产“有心无力”到“闯关”信心倍增。
小微企业期盼政策落实、再出新招
在一些企业“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仍有不少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面临困境,渴望得到更精准而有力的支持。
“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我们非但没有拿到新增贷款,还差点被银行抽贷1000万元。”苏州一家珠宝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这样的企业一旦现金流断裂,很难生存。”
“各地各部门已出台不少帮扶政策,现在是抓落实阶段。”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立坚认为,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仍有企业反映感受不明显。这可能是政策针对性不足,也可能是一些企业因不了解政策没有及时申请,还可能是落实政策工作不细致、服务能力没跟上。
一些中小微企业期盼获得新举措支持。浙江绍兴市一家速冻蔬菜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海外采购商要求暂缓发货,导致库存压力大增。“现在物流、仓储成本高涨,希望政府部门能针对物流、仓储出台优惠补贴政策,支持企业扛过去。”
一些受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加大政策力度,着力解决招工用工难、产业链配套难、物流运输难等问题,助力提高复工复产水平;同时大力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恢复市场信心。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肖知兴认为,在制定帮扶中小微企业政策时,一方面要增强普惠性、扩大覆盖面,另一方面要量身定制、精准施策。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注重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