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ofo疑裁员哈罗想上位 共享单车将上演“新三国杀”?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05 07:31:16

  知情人士确认,ofo资深市场副总裁南楠已离职,ofo正在裁员;摩拜与美团正磨合,行事低调不少;阿里系加持下哈罗频频出击

  “小黄车要黄了!”6月4日一早,这则消息在朋友圈迅速蔓延。消息称ofo总部被爆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达到50%,且存在继续扩大范围的可能性。随后ofo小黄车官方与部分员工紧急辟谣,但有业内人士称,ofo小黄车资金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在此之前,被美团收入囊中的摩拜已沉寂多时,长时间没有市场动作。

  在两家企业“中场休息”的空当,行业内曾经的二线梯队哈罗单车“钻了空子”,先是频繁融资,接着布局更多城市。同为阿里系投资,小黄车ofo不断陷入种种风波,而哈罗单车却有趁虚而入之意。

  共享单车早期的烧钱圈地已告一段落,大浪淘沙之后,哈罗能否跻身第一阵营,与摩拜、ofo共同上演一场新的“三国江湖”?这三家共享单车平台都能拿到下半场竞争的门票吗?未来行业格局会如何走,会不会有新一轮的烧钱大战?

  ofo被爆裁员,公司回应态度微妙

  “ofo总部大裁员”、“COO张严琪离职”、“海外外派人员裁员”、“ofo创始团队退出”,6月1日,职场社交平台匿名爆出的关于ofo裁员的每一条消息,都挑动着共享单车行业敏感的神经。

  很快,ofo员工实名澄清:“虚假消息”。

  6月4日虎嗅网报道称,从ofo、滴滴在职员工等多个独立信源获悉,ofo总部大规模裁员属实,总部整体裁员比例达到50%,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同时离职的高管还包括负责市场公关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南楠与主管杨迅(编者注:ofo市场公关业务主管为杨汛)。

  对此,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于信发朋友圈回应称: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把COO和PRD都说成‘主管’可能不太合适吧,而且没离职说成离职怕是要让猎头空欢喜了?ofo海外业务仅新加坡的营收怕是比其他某些友商全量营收都高,直接‘被裁撤’不大合适吧?”此外,负责市场公关业务主管杨汛称,“没离职,状态良好。”

  ofo小黄车针对裁员传闻回应的态度有点微妙,大不如之前强硬的作风。去年12月,财新报道ofo动用30亿元押金,账面可用现金仅剩3.5亿元。当时,ofo方面马上作出回应,称此为造谣,将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ofo认为财新报道严重失实,不存在押金挪用的情况。

  随后,腾讯科技援引一位接近ofo内部人士说法称,ofo账户上的可用资金仅剩不到6亿元,至今仍欠供应商约25亿元,亏空押金总额约30亿。当时,ofo方面称,这种公关手段背后有利益集团的推动,ofo公司法务部已经启动起诉相关媒体的法律流程。

  此次,与回应腾讯科技报道一样,于信认为虎嗅网的报道不单纯,“当然我也理解,媒体本无态度,只是背后还有人推动。”

  不过,新京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确认,ofo资深市场副总裁南楠已于上周离职,南楠本人对此也并未否认。一位已从ofo离职员工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ofo目前正在裁员。

  “我所在的分公司,人员减少了有三分之一吧,其中也有主动离职的。”ofo分公司一位员工表示,春节后一些分公司裁撤了一批非职能部门人员。

  ofo免押城市从25个减至5个

  近日,在其他共享单车纷纷实行信用免押之际,ofo将免押城市减少至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和厦门5座城市。而此前,ofo在全国的信用免押金城市为25个。

  ofo小黄车表示,一直在尝试建立自己的智能信用体系,探索多样化的免押金方式,此前与芝麻信用的合作,只是免押金方式的一种。ofo正在推出一种“福利包”免押活动,用户购买95元“福利包”,就可以享受全国免押服务,当95元余额用完后,需要重新购买。

  互联网分析师季城认为,ofo免押城市不增反减,以及之前的恢复月卡价格,都体现了其资金紧张的局面,在一系列质疑声中,ofo是否会引发退押金潮还需观察。

  今年初,有用户反映ofo小黄车悄悄上调了“月卡”价格。有网友表示,“ofo小黄车月卡都涨价了,骑不起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年中,ofo小黄车推出月卡优惠活动,低至1元或2元骑一个月。该活动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竞争掉了很多小玩家。2017年底,ofo小黄车关闭了1元月卡购买通道,恢复包月20元。

  虽然ofo创始人戴威一直否认ofo资金紧张、亏空押金,但ofo质押车辆以获取融资却是事实。今年3月初,据工商信息显示,戴威已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其共享单车作为抵押物,换取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的融资。

  随后,ofo小黄车还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该轮融资采取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式,并称“在共享单车领域开创资产盘活先例,将在众多投资方支持下独立发展”。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ofo各地运维人员也被爆紧缺,一位ofo分公司的运维管理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ofo共享单车管理员极度缺人。”

  阿里与滴滴,谁的怀抱更吸引ofo

  被爆出挪用押金与资金紧张后,ofo也频频传出被合并或收购的传言。5月15日,据南华早报报道,ofo已拒绝滴滴的潜在收购要约。有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阿里在这次谈判中支持了ofo的决定。

  接近此次谈判的另一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原本阿里支持滴滴收购ofo的,不知为何最后变卦了。

  “美团收购摩拜”之后,滴滴与ofo的收购剧本多次见诸报端,滴滴与ofo也多次否认。接近ofo的知情人士认为,“即使ofo被收购,对于创始团队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名利都有了。”

  其实ofo与滴滴的关系匪浅。2016年10月起,滴滴就参与ofo小黄车的C轮融资。工商资料显示,在ofo小黄车D轮融资前,滴滴占股25.32%,拥有两席董事会席位,是外部第一大股东。

  此后滴滴向ofo派驻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滴滴开放平台负责人南山和滴滴财务总监Leslie Liu,分管ofo市场和财务部门。然而2017年11月,滴滴系三位高管被爆“休假”,ofo方面表示“个人原因休假实属正常”。一时间双方关系生变的传言四起。

  除了与滴滴的关系微妙外,ofo的投资人也是接二连三放话。2017年底,前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创始人朱啸虎发言称,“ofo与摩拜只有合并才有出路”,引发业界猜想。

  “我们内部达成了共识,大家都不愿意合并”。当时接近ofo高层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鉴于最近有投资方密集表态推动与摩拜合并,ofo创始团队内部开了个会,对于此事统一了意见。

  对于ofo的未来,戴威3月份接受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我认为所有的可能性都依然存在。”对于两大投资人的角色,戴威也看得很开,“阿里跟滴滴都没有无条件地支持,也没有说无条件地反对,总体上是大家觉得怎么对行业好,怎么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好,那就怎么来。”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如何拿到融资又不丧失公司的控制权考验着ofo创始团队的智慧。

  与美团正磨合,摩拜低调了很多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之后,更显低调。

  独立分析师唐欣认为,“美团收购摩拜之后,共享单车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变化。内部整合和管理关系的理顺都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这个时候可能反而是ofo和滴滴的机会。”

  共享单车行业之变源于美团收购摩拜。4月3日晚间,新京报记者独家获悉,摩拜召开股东会议表决通过美团收购案。知情人士称,美团以37亿美元收购摩拜(包括27亿美元作价和10亿美元债务),支付方式是35%的股权、65%的现金。

  4月4日,美团与摩拜单车联合宣布签署全资收购协议。交易完成后,摩拜单车将保持品牌独立和运营独立。美团支持摩拜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继续担任现有职务,王晓峰将继续担任CEO,胡玮炜将继续担任总裁,夏一平将继续担任CTO,美团CEO王兴代替蔚来汽车CEO李斌出任摩拜董事长。

  对于美团收购摩拜的原因,美团内部信称,美团和摩拜签署全资收购协议具有战略意义。“作为创新的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摩拜将是我们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摩拜单车是城市三公里出行最便捷的工具,将成为美团到店、到家、旅行场景的最佳连接,既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闭环消费体验,也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消费场景。”

  收购之后,摩拜与美团的磨合才刚开始。4月28日,摩拜董事长王兴和创始人胡玮炜通过内部信宣布新的组织调整。架构调整后,创始人胡玮炜将出任摩拜CEO,并任命刘禹为摩拜总裁,向CEO汇报。摩拜联合创始人王晓峰因个人原因,将卸任CEO,出任摩拜单车顾问。

  摩拜方面介绍,此前刘禹曾担任摩拜的特别顾问,加入摩拜前,刘禹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语言总经理。同时,将组建成立新的智慧交通实验室,致力于为城市提供智慧出行综合解决方案,摩拜联合创始人、摩拜原CTO夏一平将担任负责人,向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汇报。

  “共享单车的前期无序竞争,以及各地出现的堆积如山的旧共享单车,不仅考验着相关主管部门,未来也考验着美团与滴滴的运营能力。”互联网分析师季城认为,美团收购共享单车只是开始。

  背靠阿里系,哈罗能否趁机“上位”

  ofo屡爆资金紧张,同为阿里系投资的哈罗单车最近动作不少。6月1日公告显示,低碳科技与永安行、上海云鑫及其他相关方签署了《增资协议》,上海云鑫及其他投资人对低碳科技增资20.6亿元。上海云鑫是阿里系公司,其对低碳科技增资18.94亿元。

  低碳科技是永安行原来的共享单车运营主体,2017年10月,低碳科技与哈罗单车合并,业务由哈罗单车负责,现在是哈罗单车的主体。

  根据永安行公告,交易完成后,上海云鑫将持有低碳科技36.73%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永安行持有低碳科技的股权比例将下降至8.86%。哈罗单车创始团队持股比例为14.63%。

  永安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增资对哈罗单车的整体估值为14.86亿美元。而此前科技部火炬中心等单位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摩拜单车与ofo小黄车分别以估值26亿上榜,是共享单车行业最大的两家企业。

  今年以来,哈罗单车一直在趁机扩大自己的“盘子”。在摩拜与ofo恢复月卡原价的时候,哈罗单车宣布,凡芝麻分650以上的用户,可在全国免押金骑行哈罗单车。

  两个月后,哈罗单车公布的数据显示,推行信用免押以来,截至5月13日,哈罗单车的注册用户增长了70%,日订单量翻倍。

  对于日订单量的增长,哈罗解释,“哈罗单车深耕二三线城市,当地市民把共享单车当作代步工具,有些城市一辆车平均一天有8个人骑行。”哈罗单车内部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哈罗单车前期没进入一线城市也为后来快速增长积累能量。

  虽然订单和用户量上去了,但哈罗离盈利还有很远。永安行公告显示,低碳科技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净利润-4.89亿元。这意味着,哈罗单车过去一年的净亏损达到了4.89亿元,净亏损几乎是营业收入的4倍。

  当然按照规模与体量来说,哈罗单车还无法与ofo、摩拜相比,而且由于之前各地出台共享单车“限投令”,也使哈罗单车错过了进入一线城市的机会。“没进入一线城市,前期的曝光度确实也少了。”哈罗单车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5月底,北京市交通委称,运行监测数据显示,共享单车在北京的总体活跃度不到50%,约有一半的车处于闲置状态。北京未来将采取减量调控措施,依据每月共享单车企业的车辆运行状况数据,责成相关企业收回长期闲置和破损车辆。如果需求增加再适量投放。

  在目前只以保有量论英雄的情况下,哈罗单车想挤进第一梯队并不太容易。“目前各地对共享单车管理可能出现变动,将实行动态管理。”哈罗单车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共享单车何去何从?

  哈罗单车获得了阿里与复星集团的垂青,但其他梯队的玩家却没有这么幸运,不少玩家折戟沉沙。去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进入调整期。悟空单车、3Bike、町町单车先后停运或倒闭,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纷纷陷入押金难退困境。

  经过2017年的疯狂烧钱之后,摩拜与ofo纷纷勒紧裤腰带。如今在大部分小企业倒闭与破产之后,或许还是需要大巨头接手。

  目前,市面上还有赳赳单车、优拜单车、1步单车等夹缝生存。“成都本土品牌已退出市场,仅有摩拜、哈罗、ofo、青桔单车运营。”一位共享单车企业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的品牌公关人员流动频繁。

  互联网分析师季城认为,美团收购摩拜,阿里系加码哈罗单车,ofo的独立之路恐难走远,在这一系列资金困难爆料之后,ofo走向值得关注。“除了滴滴、阿里外,其他企业接手ofo的可能性不大。”

  共享单车兴起之初,曾想靠押金收益,以及一元一单的运营模式生存。在行业玩家们为获得市场占有率不断拼命烧钱之后,才意识到共享单车有别于网约车,是“重运营、重资产”的行业。

  共享单车下半场,在把小玩家熬垮之后,头部玩家慢慢回归理性竞争。独立分析师唐欣表示:“共享单车市场增量期已过,现在重点是要开始做存量用户经营了。”

  不可否认,这个回归理性竞争既是现实运营资金紧张的表现,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此一来,美团、滴滴等巨头接棒的将是一个回归理性竞争的共享单车行业,而这个以骑行费用为盈利模式的共享单车行业才真正地扎根。

  “不管相关部门如何监管,企业之间如何竞争,共享单车行业依然可以存在发展。”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并没有问题,出行是刚需,共享出行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陈维城 实习生 童北晨 赵炜)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