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中共重庆市委召开2018年度政党协商第一次调研协商座谈会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22 10:17:38

  今年以来,我市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按照年初制定的2018年度政党协商计划,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7月30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2018年度政党协商第一次调研协商座谈会。会上,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提出意见建议。现将发言摘要刊发。

  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民革市委会: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突破口。目前,重庆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具有农村可变资源比较丰富、支农资金股权化改革先行探索、农村“三资”清查基本完成、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旅游需求快速增长、“三变”项目有花样等基础。但也面临村集体经济组织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平台、区位条件差异大、政策法规障碍有待破除、缺乏稳定的工作队伍、缺乏改革容错激励机制等问题。建议:一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培育改革执行主体;二是搭建“三变”改革投融资平台,培育优势产业;三是探索“三变”资源跨区流动,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四是完善配套制度,保障改革依法依规进行;五是尽快成立农村“三变”改革机构,强化改革的组织保障;六是建立“三变”改革容错激励机制,鼓舞一线干部的改革担当。

  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

  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民盟市委会:当前我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农机基础条件较差、农机农艺融合不深、农机装备针对性不足、农机组织市场化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农民对农机化发展愿望非常强烈。建议:一是加快土地宜机化整治。落实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发挥政策资金集成效应,解决农机到达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困境。二是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制定农机农艺作业技术标准,支持农机农艺人才培训,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基地。三是强化农机适宜性研发。加大丘陵山区支柱特色产业农机装备研发力度,引导摩配产业与农机装备制造融合,开展精准农业机械工程创新攻关。四是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快培育总量适宜、布局合理、专业高效、主体多元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高惠农政策精准性,提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市场化能力。

  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

  民建市委会: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小、散、低、弱的状况,直接影响了龙头企业在引领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效果。建议:一是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确保已有涉农政策切实落地,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强化服务,营造健康、持续的发展环境。加强对涉农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建立重点企业走访制度;试点政府购买方式,向龙头企业提供咨询、法律、信息、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严查公职人员违法参与和干涉农业产业发展行为;适时调整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方向,财政资金避免“撒胡椒面”;理顺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管理体制。三是帮助和引导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建立健全价值评估体系,创新金融支持方式;鼓励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帮助创建、推广品牌。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因地制宜选择联结方式,规范订单农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跟农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或者把利润返还给农户;鼓励龙头企业成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治理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龙头企业向延长产业链条转向。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民进市委会:乡村文化振兴应该努力实现让农民有文化、让农村承载文化、让农业融入和传播文化。有关部门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议:一是编制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专项政策;二是推动乡村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壮大现有农村土特产、手工艺品品牌,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引入城市智力资源帮助提高农村土特产、手工艺品设计水平;四是加强乡镇文化站专干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专业人才比例,招募文化志愿者,完善乡镇文化工作考核制度;五是规范公共文化物联网平台的管理,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农家书屋应更多地针对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可建设成儿童图书馆;六是完善农村地区的非遗项目认定和管理办法;七是在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中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明确标准和实施细则,探索建立村民移风易俗行动表现与享受政府公共福利资源挂钩的制度机制;八是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生态发展理念、思想和行动。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农工党市委会:我市乡村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传统污染源与工业污染源交织、空心空巢现象与乡村环境自治力不适、小农生产方式与现代经营模式并存、农村投入不足与需求旺盛矛盾突出等问题和挑战。建议:一是立足焦点问题,全面改善和提升乡村环境。大力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庭院、美化家园”活动,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庭院卫生、生活污水集中与分户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使用等。二是发展规模化绿色产业,深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以全链开发、融合开发为方向,构建道地中药、绿色蔬菜、特色水果、乡旅农业四大千亿级绿色产业体系,力争占到我市乡村经济总量的50%以上,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三是立足时代新风,把文明乡俗留在乡间农家。将法治、德治、自治结合,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四是立足可持续发展,逐步构建起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政府要当好谋划的“明白人”、基础设施建设的“铺路人”、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的“搭桥人”、乡村发展的“牵头人”、乡村环境治理的“守夜人”,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动员、资源整合、力量组织机制,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致公党市委会:结合酉阳县产业扶贫的现状和问题,就做好产业扶贫提出建议:一是着力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做“大”加工业,着力打造支柱产业;做“特”种养业,强化市场地域专门化;做“优”服务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新业态。二是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和意愿、夯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三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做好顶层设计、抓好示范样板、提高要素保障。四是优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门槛,增加信贷品种,为农村新业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围绕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出特色养殖业保险业务,提高保额;制定相应的奖励激励办法,确保每年有足够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支持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五是建立利益联结、协调联动新机制。积极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建立协调推进产业扶贫联动机制。

  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九三学社市委会:目前我市“谁家承包谁家经营”的小农户模式占全市农户总数的近60%,耕种了57%的农村土地,生产了近半数的农产品。但当前小农户“被严重边缘化”,衔接现代农业能力差、产业链条融入难,具体表现在土地碎片化严重、农业服务获取难、利益联结机制缺乏、政策扶持力度弱。建议:一是夯实小农户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到村通畅道路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激活农村信息化服务终端。二是强化农业专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推广服务队伍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共建农业示范基地,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村社集体经济。三是建立小农户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小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按股分红;推广“业主承包与管理反包”结合的模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向分散生产的小农户提供品种、技术支持,签订产品订购合同。四是强化针对小农户的政策保障。实行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普惠制,激励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及小农户,建立财政投入机制。

  做大集体经营性资产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台盟市委会: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和配套政策体系是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普遍缺乏集体经营性资产,没有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村占75%,没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占80%,农民财产性收入长期徘徊在3%以下,与发达地区形成强烈反差。建议: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深化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加快村规划编制,增加农村非农产业集体建设用地。二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建立动态增资扩股机制。切实按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有条件的村集体的产业项目进行财政资金注入,在股份量化改革后,通过财政涉农资金的持续扶持,建立起动态的增资扩股机制,壮大发展集体经济。三是加快高山生态移民扶贫安置点升级,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增加配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支持政策配套。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

  市工商联:截至2017年底,我市有1730家民营企业先后投入16.78亿元,对1357个村实施帮扶,其中产业扶贫13.5亿元。但我市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面临政策扶持有待优化、要素保障有待强化、三产融合发展不够紧密、农产品品牌建设较为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建议:一是整合涉农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基础。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推进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金融部门根据农企特点适当延长还款年限,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机制。三是引导抱团合作发展,引导和支持涉农企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并通过土地入股、股份合作、“土地租金+二次返利”、农业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普通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建立农产品品牌运营、销售、生产三者有机联动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五是聚焦深度精准扶贫,继续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聚焦深度贫困乡镇,创新开展产业帮扶。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无党派人士:近年来我市共编制完成了2600余个村规划,其余村均已完成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但我市乡村规划存在工作机制断层化、规划编制碎片化、建设内容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重刚性轻弹性、风貌特色不足、缺乏人才支撑等问题。建议:一是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将乡村分为城区类村庄、搬迁类村庄、重点提升类村庄、其他普通类村庄四大类,按需推进规划编制。二是理顺机制,精准施策。强化顶层设计,立足点面结合,按照四大类乡村规划指引要求,加快推进实施。三是注重弹性,适应发展。严守发展底线,坚持刚性约束;创新规划方法,保持适度弹性。四是传承创新,改善风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构建乡村特色风貌、融合村民使用需求。五是培育人才,智力支撑。培养引进乡村规划师、提升乡村干部管理水平、多元化培养乡村人才队伍、注重规划编制村民参与。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