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扶贫 > 扶贫先锋 > 正文

一位退役上校的山村扶贫进行曲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4 07:51:46

  军官转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军转干部谌应新将一座山村作为人生的“第二战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舞台上干出新业绩。

  谌应新2015年从空军某场站政委岗位转业到北京市工商联工作,任宣教处调研员。2016年,北京市委选调一批干部到低收入村驻村帮扶。谌应新主动报名,来到密云区不老屯镇燕落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时,谌应新写了一副对联自勉,上联是“选调进村得偿所愿”,下联是“效党为民开启新程”,横批是“书写精彩”。

  开办知识讲堂,提振村民致富信心

  燕落村是密云区最大的行政村,有2233户村民,其中低收入户达855户。修建密云水库时,燕落村1.1万多亩土地划入库区,导致村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由于该村全域都是北京市水源一级保护区,因而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村民经济收入渠道很窄。

  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不能干”,新的致富路又没开辟出来,燕落村滑入低收入村行列。由于村民没什么事做,一些人就凑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还有少数人去各级政府“讨说法”。

  谌应新挨家挨户走访后认为,燕落村的主要问题不是村民“钱袋瘪”,而是村民的思路没转过弯来。他开始琢磨如何能提振村民的致富信心。有一天,谌应新了解到北京一家公益基金会义务开办知识讲堂的消息,他马上与该基金会联系,很快就在村里办起了知识讲堂和爱心超市,并建立起听课积分机制。每周一至周五,村民们不仅可以来听党的惠民政策、传统文化、致富经验等课程,还可以用听课获得的积分到爱心超市换取生活用品。

  “学知识,还给奖励,这事多好啊!”村民任玉芳告诉记者,起初不少人来听课就是为了攒积分换东西,后来把课听进去了,勤劳致富的心愿就强了,村里学新知识新技术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开展对口帮扶,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地少山高人口多,燕落村如何甩掉低收入村的帽子?北京市工商联党组确定了“第一书记打头阵”的帮扶思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谌应新想了许多办法。他一边紧紧依靠市工商联党组,一边积极向退役的战友寻求帮助,最终形成了“一企帮一组、一组一品牌”计划。燕落村有14个村民小组,谌应新依靠市工商联从有实力的成员单位中精选14家民营企业,采取公益帮扶、商贸帮扶、产业帮扶等形式进行对口帮扶。

  谌应新协调相关企业和组织在第一村民小组建立山货集散中心,收购村民自产的玉米、板栗、核桃等农产品,供应企业食堂;在第二村民小组建起“小米作坊”,将村民自产小米分装后出售;为第十三村民小组无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每户建一个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站,通过输送电力带动脱贫致富……

  “这些项目都是谌书记一个个盯出来的。”村委会主任李如才告诉记者,今年8月12日,谌应新的父亲突发重病,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当时正赶上对口帮扶企业家进村考察,谌应新忙得“脚打后脑勺”。直到5天后,企业家考察告一段落,他才乘高铁回老家看望父亲,次日下午又启程赶回燕落村继续手头的工作。

  真情化解矛盾,用工作实绩赢得信任

  “从村头到村尾,大约要走28分钟、3760步。”走在燕落村中,谌应新挨家挨户向记者介绍情况。每户人家几口人、家中什么情况,他都如数家珍。村民们也熟络地出来向他问好。这样的场景,是谌应新用一项项工作实绩换来的。

  从上校军官到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转变并不容易。谌应新刚上任时,燕落村因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需拆除村内的违章建筑。曾从军28年的谌应新雷厉风行,马上联系拆楼机械进村,当日就拆除了16处违章建筑。

  一时间,被拆了违章建筑的村民跑到镇里告他的状,回来后又找谌应新“评理”。随后,村里还传开了有关他的流言,说他犯了错误才被降职驻村的。

  谌应新顶住压力,先后组织人员拆除了101处违章建筑、179处私搭乱建棚,清理了1944处乱堆乱放物品。那段时间,他白天抓紧组织环境整治和道路整修;晚上他带着“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书”一家一家走访、一条一条讲解。几个月后,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天天走的路变宽了,路上的土坑、杂物也不见了,环境也变好了。于是,村里的“杂音”也渐渐消失了。

  现在,村民们一遇到什么事,就会打电话找谌应新商量。有位村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谌书记,你得长驻我们村。你要是走了,那我们可得找领导去!”

  记者离开燕落村前,又遇到几位村民来找谌应新,其中一位村民问道:“谌书记,我们那儿的下水管道啥时候能建好啊?”谌应新一拍胸脯:“明年肯定让你们用上新管道!”(中国国防报记者 徐雯 特约通讯员 廖振华)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