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扶贫 > 扶贫要闻 > 正文

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一天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14 20:10:29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一天

  新华社记者

  同样的日出日落,有了不同的风景;同样的人们,过上不一样的日子。

  2011年底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14个连片特困地区正式列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2012年6月14日,国务院扶贫办公布14个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

  6月14日,新华社记者回访这一片片土地,实地感受5年来的点滴变化,用文字、镜头实时“直播”所闻所见——

  这日子,真真切切;这日子,温暖甜蜜。

  晨曲,在“孕育”中开启

  凌晨4点,大兴安岭南麓已现曙色。

  迎着第一缕阳光,龙双山赶着两头大母牛,走向天际线。

  村庄的那一头,有个很大的草甸,是天然的放牧场。

  龙双山52岁,黑瘦精干。这位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乡西里村的贫困户,妻子常年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前几年哥哥患肺癌,花掉所有的积蓄,欠下外债。这两头牛,是全家的希望。

  为实施精准扶贫,哈拉海乡实施肉牛养殖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实行“扶贫牛”全改良、改良牛全回收、回收牛全高价的配套扶贫措施。

  去年5月,县、乡两级共补助1万元,龙双山自筹6000元购买了这两头母牛。根据协议,这两头母牛产下的改良和牛犊饲养6个月,将以每斤18元的价格,卖给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

  两头母牛步子一天比一天沉缓,让龙双山喜在心里,它们都已受孕,下个月就要产下小牛犊了。

  草甸上,青青小草带着露水。蓝天白云下,两头牛吃着草,清晰传来扯断草根的声音。

  龙双山给记者算账:一头犊牛饲养6个月,可长约400斤,能卖7200元,扣除养殖成本,一头犊牛净赚5000元;家中23亩地一年收入6000多元;妻子还享有低保,每年2000元。一年的主要收入将达1.8万元。

  “有政府的帮助,脱贫一定有希望。”龙双山说。

  千里之外,太行山区。

  早上7点,村民在河北阜平县现代食用菌核心园区开始新的一天。

  “你们4个去大棚间苗,剩下的到这个棚来摘蘑菇。”张晓量给雇的日工们安排完工作后,也钻到大棚里摘起蘑菇。

  张晓量是砂窝乡林当沟村人,去年租种蘑菇大棚成功脱贫,今年当起了“小老板”。

  张晓量说,眼下正是蘑菇采摘旺季,从早上7点开始,直到第二天凌晨,要一遍遍不停地采摘、分拣,采摘不及时的话,好蘑菇就会成为次等品。

  1个小时过去了,大棚内的蘑菇已经被采摘一遍。记者数了数,装满了20多个塑料筐。“这些能卖1000多块钱。”张晓量说。

  去年,阜平县号召贫困户种蘑菇脱贫,由龙头企业提供培植蘑菇的菌棒,产出的蘑菇由企业以保护价收购,农户只需按要求种植、采摘,基本稳赚不赔。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张晓量开始包棚种蘑菇。

  “去年两个棚挣了4万多元,年底就脱贫了。”张晓量说,今年他有3.5个棚,估计能分到10万元以上。

  “乡亲们明白,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政府政策这么好,提供贷款,还提供技术,只要勤快点,就能脱贫。”张晓量说。

  喜悦,从乡土中捧出

  大别山区,河南省光山县独魁村。

  这一天,吃过早饭,贫困户匡自明夫妇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麻鸭基地上班。匡自明打开麻鸭蛋仓库,整理库房;妻子梁光枝换上衣服,卷起袖子熟练地淘洗鸭蛋……

  麻鸭基地老板叫甘平安,以前在广州做服装生意,2008年,在县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下,回乡创业。

  “我尝过贫穷的滋味,现在有钱了,不能忘了乡亲。”甘平安回乡后成立了林茶专业合作社。去年初,办起了麻鸭养殖基地,养殖麻鸭5万余只,雇请了400多名当地贫困群众。

  2015年,53岁的匡自明突发脑中风偏瘫,生活陷入困境,成为贫困户。2016年,甘平安让匡自明担任仓库保管员,让他妻子做麻鸭蛋加工员,两人每月有五六千元收入,快速实现脱贫。

  这些年,县里建立了科技人员对接联系制度,为甘平安及时提供农业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通过县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减少其企业抵押贷款负担。甘平安越做越顺,已带动各村4200户、1.2万人从事麻鸭养殖业,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18个省。

  以赤子之心回报故土、留住乡愁的,不只是甘平安。

  14日清晨,龙王坝村从宁静中醒来。保洁员董莲花开始打扫村道,民宿业主李红红正在为周末的游客准备房间……

  龙王坝村位于宁夏西吉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

  2010年开始,村里大学生焦建鹏返乡创业,在政府农牧、旅游、林业等部门政策、资金扶持下,发展起林下养殖,建设了生态餐厅,成立了旅游公司,把龙王坝村打造成宁夏著名旅游乡村,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

  当天,焦建鹏正在贵州参加乡村休闲旅游培训,得知记者来到龙王坝村采访,热情通过微信为记者作“远程导游”,尽地主之谊。

  “建议你上山顶的窑洞宾馆看看,那里视野最好了。村里的油牡丹也已经开花了……”

  窑洞宾馆、休闲餐厅、儿童娱乐、采摘大棚、农家民宿从高到低依次沿着山坡排开;远处旱塬上的梯田已经退耕,昔日裸露的黄土全被绿色植物覆盖;村里民宿一条街上,硬化道路干净整洁,花香四溢……

  中午刚过,游客就多了起来。

  “龙王坝村改变了西海固恶劣的环境,保留了旱塬的文化和乡愁。”来自银川的一位游客感叹。

  村民角色也随之转换:年轻人开民宿、做服务员,老年人当保洁、开商店……2015年,龙王坝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成功脱贫。

  贠亚莉从西吉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到村里从事餐饮业。“只要好好干,相信在村子里也可以当白领。”她对记者说。

  收获,“穿越”时空而至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巴楚县英吾斯塘乡。

  为避开灼人的沙漠烈日,年轻的维吾尔族小伙玉素甫·热合曼一大早走向自家瓜地。

  碧绿的瓜地旁不到百米,便是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玉素甫·热合曼种的,是独有的库克拜热甜瓜,通体翠绿,口感香甜。2016年,上海援疆指挥部联合当地政府,打造订单农业,通过主流电商平台把甜瓜销往全国。库克拜热甜瓜有了新名字——留香瓜。

  走进瓜地,玉素甫·热合曼一双手灵活地游走于藤蔓间,像老中医在瓜田里“号脉”,发现长势不好的瓜茎就轻轻掐断。

  “过去我们种瓜只是浇水、施肥,然后什么都不管了,结果瓜大的大、小的小,甜度也不一样。加入电商后,专家教我们怎么除草、弄蔓、打虫、翻面……”玉素甫·热合曼说,“原先,我们的瓜用毛驴车拉到巴扎(集市)上卖,现在是让全国人品尝,必须精细。”

  留香瓜采用分段式冷链方式销售,空运到全国各地机场后立刻送入冷库,然后配送,从田间到舌尖只要48个小时。

  “去年,我把12亩瓜投入电商,每亩卖到2000多块钱,是过去的两倍多,脱贫了。”玉素甫·热合曼盖了新房,换了智能手机。“我现在每天打开手机,习惯性上网店查查甜瓜的订单量,看到网友的好评,我会兴奋一整天。”

  上海援疆干部严布衣介绍,他们正帮助建设更多大棚,把留香瓜的成熟期提高到一年两季,带动更多瓜农脱贫。

  正午时分,玉素甫·热合曼离开瓜地,来到村里的电商服务点避暑,和“瓜友”聊天,“扎进”网店里。

  “今年瓜熟后,我就娶你。”玉素甫·热合曼在电话里对女友作出最甜的承诺。

  数千公里外的广西,连接贫困村和城市社区间的“空店”正在运行。

    6月14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五福村农民房文军赶赴村里的“空店”。当日,记者在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五福村看到,众多当地和周边地区的村民来到该村正在运营的“空店”,销售自己生产的瓜果、鸡鸭等农产品,场面红火。“空店”是指在贫困村和城市社区间架起的“空中农贸市场”,旨在整合农村零散优质农产品资源,设立村级交易点收购,再通过线上及线下的渠道销售给城市社区居民。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

  “空店”,就是在贫困村和城市社区间架起的空中农贸市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天峨县政府与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的精准扶贫模式:整合农村零散优质农产品资源,在村级设立交易点收购,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给城市社区居民。

     6月14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五福村农民房文军(前)在称量自己的农产品。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

  记者来到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五福村。上午10点半,设在村部的“空店”收购网点开始热闹起来,陆续有百姓送来自产“土货”。

  47岁的房文军小心翼翼地从篮筐里掏出49枚土鸡蛋、一袋饭豆和一袋豌豆。工作人员逐一称重后顺利成交,房文军在一本交易记录册上签名,按上红手印,接过钱。他高兴地说:“这些土产家里吃不完,在这里卖比一般市场价还高,这次又得了150块钱!”

  房文军是贫困户,两个女儿上大学,一个儿子在县城读高中,花费很大。村里交通不便,以前卖点东西换钱,还要用背篓背、用竹筐挑,算上往返交通费,挣不来几个钱。“现在有了‘空店’,在家门口就可以卖钱了。”房文军说。

  土鸡蛋、山茶油、菜油、腊肉、豌豆……去年5月以来,房文军通过“空店”,有了近2万元现金收入。

  去年10月,房文军从农信社申请到5万元小额贷款,与人合伙买了台榨油机,帮村民榨山茶油卖给“空店”。

  “城里人喜欢啥‘土货’,我就做啥。”房文军说。

  希望,在兴教中升腾

  上下课的铃声、诵读声、欢笑打闹声……校长李荣献在这个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区的乡村小学,整整待了27年。

  这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板万梦想家小学。

  当天上午,李荣献给一年级孩子们上的语文课是《咕咚》。他先用多媒体设备给孩子们放了一段动画片教学视频,片子里被“咕咚”声吓得到处跑的兔子、狐狸引发了孩子们的阵阵笑声……

  2014年以后,学校实现了数字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班班通”,娃儿们在轻松欢笑中学习,老师们通过网络下载使用全国各地优质教学资源,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午饭时间到了,老师和学生们来到专用食堂,吃“三菜一汤”的营养午餐。

  “去年县里拨款对学校进行了改扩建。以前孩子们中午只能蹲在操场边吃自带的黄豆拌饭;外地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晚上还得在教室里睡觉,现在每人有单独的宿舍;以前实验器材和课外书没地方放,现在有了专门的实验室和阅览室……”李荣献介绍。

  最让他欣慰的是,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大力扶持,让许多家长意识到读书能改变家庭命运。板万梦想家小学2011届的23个毕业生今年有15个参加高考,“这是毕业人数最少的一届,却是参考人数最多的一届”。

  5年来,板万村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5年前不到60%的学前教育入学率今年也达到了90%。

  “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上高中、上大学,这是我当年来到这里教书时最大的梦想,现在觉得不难了。”李荣献说。

  6月,毕业生离校的时间越来越近。云南昭通市职教园,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室里正认真听老师授课,高年级学生则在准备实习前的各种考试……

  这是广东省第五扶贫工作组带给当地职教的变化。

  2016年10月,广东省第五扶贫工作组来到昭通后,对全市贫困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了解到全市111.95万贫困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1%,贫困的代际传递十分明显。

  “贫困的根本是教育搞不上去,要在教育上下功夫。”广东第五扶贫工作组组长、昭通市副市长邓浩全表示。

  从今年起,一种“0+3”(3年均在广东学习)和“2.5+0.5”(在昭通当地学习两年半,在广东学习半年)的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在昭通推行。今年还计划安排2000余名本地初中毕业生去东莞接受职业教育,免除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并补助生活费。

  崔万敏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初中毕业后选择到昭通市财校学习学前教育,这几天她都在忙着准备“六项技能考核”。

  “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今年8月,学校安排我去昆明的幼儿园实习1年。我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她对记者说。

  改变,胸怀“愚公”之志

  “抬头一线天,岩壁似斧劈”——通往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腹地重庆市城口县北坡村之路,极为险峻。

  14日大清早,庞启渊换上胶鞋,赶往北坡村。2015年8月,这位重庆市城口县县委办干部,被选派到北坡村担任“第一书记”。

  记者跟着庞启渊在崎岖山路步行几个小时,到达北坡村。

  贫困户简文贵向记者亮出了自制的笋竹烘干架。

  简文贵患有尘肺病,无法从事重体力活。而今,他将2元一斤的鲜笋竹烘干后卖到30元一斤。

  “这是庞书记出的点子。”简文贵很是感激。

  随后,庞启渊又来到村民何立强家的花菇架察看。为帮助乡亲们就近获得产业收入,北坡村引进了花菇种植,由乡政府、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协作,花菇菌袋购买享受贴息贷款,每建一个花菇棚补助贫困户1500元。

  “庞书记讲明白了政策,我们有钱赚,今年我还要再种4棚。”何立强对记者说。

  记者和庞启渊又来到深度贫困户集中搬迁点。点上已建成的13套新房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修,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入住。

  “我们想将移民点打造成一个森林人家,要让贫困户断穷根、鼓腰包。”庞启渊说。

  这是庞启渊这位“胶鞋书记”的寻常一天。他表示,村里脱贫攻坚任务很艰巨,但是看到村民生活天天向好,再累也甘心。

  “断穷根、鼓腰包”——老支书魏登殿为此奔波了40多年。

  他是湖北十堰郧西县坎子山村村支书。当地海拔1700多米,九分石头一分土,400多户居民零星散落在各个山间。

  经过近40年努力,魏登殿率领大伙儿在绝壁上凿出35公里出山路,被百姓称作活“愚公”。为了让村民钱包鼓起来,这几年,老支书又干了漂亮的一票:在村里建起了玉米加工厂。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了加工厂。

  坎子山村生态环境好,种出来的土豆、玉米品质高,产出的马头羊、高山蔬菜在鄂西北很有名。建成玉米加工厂后,原本市场价每斤0.8元的玉米,做成玉米糁可卖到4元一斤。

  “不仅提升了附加值,还能解决村里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魏登殿说。

  谈到坎子山村的未来,他计划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产业和深加工,做大做强“坎子山牌”农产品。还想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坎子山村风景独特,这些年,每逢周末节假日,进村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

  “全村85户贫困户脱贫不成问题。”魏登殿信心满满。

  温暖,灯火照亮山村

  下午6点30分,夜幕降临。

  52岁的陈星宇骑着电动车,穿过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大桥古嶂新村的水泥路,下班回家。

  陈星宇走进家门,妻子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碌着。

  “今天吃什么啊?”

  “有荤有素,四菜一汤。”

  这种城里“上班族”般的生活,两年前的陈星宇无法想象。

  陈星宇出生在于都县罗坳镇大桥村深山里,祖祖辈辈都没搬离过土坯房。2015年2月,享受深山移民搬迁政策,陈星宇一家住进了于都县上欧工业园移民安置小区三房两厅的精装房里,有电有水有网。

  搬迁后,在政府帮助下,妻子在工业园区找到了工作,上个月她领了3100多元,没有了生活压力。

  “现在小区环境这么好,我每天早晚都在小区里散散步,锻炼身体。”陈星宇很是怡然。

  此刻,西南大凉山深处,星光点点,静谧安宁。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汶水镇铜厂沟村,村民苏取强家。

  晚饭后,3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妻子吉拿尔子在为孩子们准备第二天的早饭,她把电饭煲擦洗干净,淘好大米,按下预约定时键;然后,找出一件件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

  他们告诉记者,这样的夜晚,像做梦一样。

  去年这个时候,他们一家人还住在高山上的土坯房里,屋子中间架一口锅做饭,一生火满屋子都是呛人的烟。一到夜晚,寂无人声。

  苏取强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受惠贫困户之一。贫困户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就能搬进新家园。苏取强的新家有120多平方米,两层小楼,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

  第一次看上电视,第一次用上洗衣机,第一次学会用电饭煲做饭……搬进新家4个多月,苏取强一家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村干部带领大家广种核桃、芭蕉芋,规划发展养殖产业,村民增收渠道明显增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23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4500元。

  “以前住在高山上,娃娃们下山上学要走10多公里,一来一回要4个多小时,现在学校离新家近,走过去10多分钟就到了。”吉拿尔子很是开心。

  夜色更浓。新村灯火通明,辉映星光。

  这灯火,很亮很亮,很暖很暖。(执笔记者:廖翊;参与采写记者:王建、范世辉、宋晓东、张亮、孙少雄、何伟、潘德鑫、杨静、赵小帅、李伟、潘晓菁、董小红)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