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扶贫 > 扶贫要闻 > 正文

30年减贫594万人——来自我国唯一开发扶贫试验区的报告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26 15:19:43

  新华社贵阳7月26日电 题:30年减贫594万人——来自我国唯一开发扶贫试验区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胡星、骆飞

  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

  30年前,面对“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中国在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

  30年来,采取一切有利于消除贫困落后的措施,毕节试验区从人与自然的“对抗”,逐步走向“共赢”,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森林覆盖率提高近38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农民张祥印在放牛(2015年11月14日摄)。张祥印是当地的贫困户,年均纯收入只有一千多元。2015年,七星关区推出精准扶贫套餐,张祥印选择了养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山穷水尽怎么活?

  1985年,18岁的农民张安福和父亲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在赤水河边开荒种玉米。山坡上辛苦犁出一层新土,大雨一来就冲进了滚滚的赤水河,3亩地,冲走了1亩多。好不容易保住一点土,伏旱50多天,种出的玉米不灌浆,还不够吃半年。

  “坡下流淌赤水河,半坡人家没水喝,久晴人畜都口渴,多雨薄土滑下坡。”30多年后,张安福还记得那时的顺口溜。他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土壤已板结的山沟说:“当年村民在这里开荒,一层一层挖,一层一层冲,到最后挖不动了,就剩这‘和尚坡’。”

  张安福所在的村子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当年叫“南关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元,温饱没解决,水土流失却越来越严重,当年村民无奈自嘲:“南关南关,年年过难关。”

  在张安福上山开荒这一年,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贫困状况令人震惊。今年96岁的海雀村村民安美珍回忆道,那时候多户农家断炊,自己家里4口人只有3个碗,一年要缺盐3个月,终年不见食油。

  这就是当年的毕节。经济实力弱,人均GDP仅288元;人口增长快,“多子多福”是很多人长远生计的唯一出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9.91‰;人民生活苦,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184元;生态环境差,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每年外泄泥沙6900多万吨。

  山穷水尽怎么活?毕节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穷”恶性循环。这里又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贫困“综合症”还威胁着更广的范围。

  以海雀村为代表的毕节极贫现象,很快得到了中央高层的重视。

  1988年6月,国务院同意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10个年头。

  把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统筹考虑,制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并在大范围实施,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一场前无古人、目光长远的反贫困试验在乌蒙山深处开启。

  贵州毕节市纳雍县维新镇樱桃花盛开(2015年2月21日摄)。当地大力推广樱桃种植产业,助力农户脱贫。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打造脱贫攻坚“百科全书”

  盛夏时节,走进昔日的“南关村”,满眼都是拳头大的橙子。赤水河沿岸几十公里的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果林长势喜人。

  “每年11月、12月、1月有脐橙和椪柑,2至5月有血橙,6至9月有夏橙,10月有蜜桔。”张安福说:“一年365天,随便哪天你来,如果吃不到橙子,你来骂我。”

  张安福的“豪气”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场“产业革命”。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带领下,当地村民摒弃传统的玉米种植,开始在山坡上种下以柑橘为主的果树。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当地经果林面积达到了7500余亩,年产柑橘、李子、桃子、梨子等水果2000余万斤。满山的果树,富了村民的口袋,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不仅如此,以前水土流失的现象,早已“销声匿迹”。

  “南关村”不再“过难关”。因为橙子,2004年这里改名为“橙满园村”。

  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万寿菊基地一景(2014年8月17日摄)。新华社发 杨文斌 摄

  一切有利于脱贫的举措,都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党派帮扶、东西协作……当今扶贫的“关键词”,从试验区建立之初就开始实践;精准识别“四看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企业“包县扶贫”……一系列扶贫“妙招”在这里诞生。毕节试验区成为活生生的扶贫“百科全书”。

  脱贫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扶贫外部合力持续汇聚。

  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干堰村,民盟中央帮扶项目随处可见。学校、卫生室、通村水泥路、食用菌基地、林下养鸡场……民盟中央从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倾情帮扶,这个少数民族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当地干部介绍说,以前小学无操场、围墙、大门,即将被关停。2013年民盟中央帮助重建小学,200多名孩子不用步行1个多小时到别的村小读书了。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统战部部长黄光江说,毕节试验区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结下了不解情缘。在中央统战部统筹协调下,统一战线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机制,倾力为毕节发展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

  协调推动项目900多个,涉及资金1200多亿元;

  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出台28个差别化政策,促成铁路、公路、电厂、机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

  组织8356人次专家学者前往考察调研,培训各类人才32.9万人次;

  新改扩建各类学校近200所,援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140多个……

  统一战线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倾注感情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帮扶范围之广、投入资源之多,开创了历史先河。

  在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五里坪村,当地农户在一个属于精准扶贫项目的养鸡场内工作(2015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探索贫困地区新发展理念

  如今来到海雀村,一切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几十个山头郁郁葱葱,食用菌大棚、苹果基地、蛋鸡养殖场等产业成为脱贫持续动力。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5%上升到2017年的82.5%,人均收入从33元增长到8493元。

  脱贫后的村民纷纷跨进“现代生活”,今年,村里有了第22辆私家车。当年“4个人只有3个碗”的安美珍一家早已告别茅草房,住进小青瓦、白粉墙、穿斗枋的黔西北特色民居。

  安美珍的儿子马正安告诉记者,老人每个月都有养老保险和老年补贴,每年还有退耕还林补贴和扶贫资金入股养鸡场的分红,政府扶持的能繁母牛去年产的小牛犊卖了5000多元,“现在只希望老母亲身体健康,多享受难得的好生活。”

  30年来,毕节试验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也正在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新路。

  这是贵州毕节市境内贵黔高速一段高架桥路段(2016年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统一战线通过30年的生动实践,帮扶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发挥多党合作优势,积极参与、努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范例,凸显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不是局部‘维修’,而是系统集成。团结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以凝聚各方力量,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毕节经验’。”黄光江说。

  改革是脱贫攻坚的鲜明特征和必由之路,贫困地区更需要改革的决心和措施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毕节市改革办专职副主任陆有斌说,毕节试验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活、因改革而进。30年前,面对生态恶化、经济落后、人口膨胀几大障碍,常规手段已经很难破解这些难题,必须用改革来推进。

  毕节试验区的实践证明,近30年来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改革的推进。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越需要加快改革。毕节试验区着力厘清理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用经济建设促生态保护,扭转了“生态恶化、人民贫困”的被动局面。

拼版照片:上图为贵州毕节市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哈冲组一景(2018年4月27日摄);下图为位于黔西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锦绣花都安置点,这里是哈冲组村民的新居(2018年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在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五里坪村,当地农户在一个属于精准扶贫项目的养鸡场内工作(2015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是贵州总溪河特大桥(2016年2月8日无人机拍摄)。杭瑞高速总溪河特大桥位于毕节市纳雍县境内,属于杭瑞高速毕节至都格段,是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的重要工程。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农民张祥印在放牛(2015年11月14日摄)。张祥印是当地的贫困户,年均纯收入只有一千多元。2015年,七星关区推出精准扶贫套餐,张祥印选择了养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贵州毕节市纳雍县维新镇樱桃花盛开(2015年2月21日摄)。当地大力推广樱桃种植产业,助力农户脱贫。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的田园美景(2015年7月30日摄)。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新华社记者 陶亮

拼版照片:上图为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村民吴有花(左一)与家人在新修建的住房前合影(7月23日摄);下图为吴有花(左一)与家人在以前的土坯房前合影(7月23日摄)。新华社发 杨文斌

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炉山镇的茶农在采摘高原生态茶(2015年6月1日摄)。新华社发 杨文斌 摄

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万寿菊基地一景(2014年8月17日摄)。新华社发 杨文斌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的一名茶农在参加当地举办的茶艺大赛(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这是贵州毕节市境内贵黔高速一段高架桥路段(2016年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