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扶贫 > 脱贫故事 > 正文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看“红军村”华屋今昔之变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0 19:43:57

    新华网南昌9月18日电(王凯丰)一边是白墙黛瓦的客家小楼,一边是斑驳开裂的土坯房,走进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自然村,新旧反差诉说着沧桑巨变。

    拼版照片:上图为改造前的华屋村;下图为改造后的华屋村。(瑞金市叶坪乡供图)

    华屋自然村位于瑞金市东南部,这座赣闽交界处的小村庄因村民姓“华”而得名。苏区时期,只有43户人家的华屋村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

    沿着华屋后山拾级而上,青松掩映,“17棵青松”的故事令人动容。

    85年前,华屋的17位年轻人共同决定参加红军。出发前,他们相约到后山栽下17棵松树,并告知家人“见松如见人”。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17位华氏兄弟最终都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再没回来,乡亲们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让后人世代记住他们。

    由于战争创伤、资源匮乏和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华屋自然村曾经非常贫困,数代人都居住在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内。2012年之前,华屋自然村119户人家,有103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华屋自然村开始土坯房改造工程,不到两年时间,66栋崭新的客家小楼拔地而起。

    “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村民华辉平在自家房前贴上了这副对联。

    今年53岁的华水林是红军后代,由于家庭贫困,华水林过去一直在外打工漂泊。2015年,他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回到村里承包了8亩蔬菜大棚。一年时间,华水林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华屋首批脱贫光荣户。

    “家里建起了新房子,家门口又有这么好的条件发展产业,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奔波,还可以照顾老人,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感觉。”华水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8年7月,华屋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水果蔬菜销售火热、红色旅游蓬勃兴起……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华屋自然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2年的2230元增长到如今的11300元,华屋百姓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