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扶贫 > 脱贫攻坚 > 正文

【小康路·交通情】宝鸡:打赢交通脱贫战 共建美丽新农村

文章来源:人民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17 15:42:17

人民网宝鸡6月17日电 (记者乔雪峰)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大山的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把乡村道路变成流动的风景线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盘旋在山水之间的一条条蜿蜒的公路,就像一幅象征着美好生活的水彩画,让当地老百姓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这正是陕西省宝鸡市近几年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的缩影。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尤其对农村地区来说,一旦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当地的资源优势就能迅速的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的发展。2014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近日,记者跟随交通运输部“小康路·交通情”交通扶贫采访团的脚步,来到了陕西省宝鸡市采访当地交通扶贫攻坚的情况。

截止2017年底,宝鸡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82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5公里,通达9个县区,农村公路路网密度达到84.5公里?百平方公里,99.94%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自然村通畅率达到95.2%。全市100%的乡镇、94%的建制村开通班车。

“交通+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西山,地处宝鸡最西端。虽是宝鸡市辖区范围,但仍属于集中连片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环境条件差的特殊区域——由于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原因,这里的村民一年到头只能勉强挣个温饱。

宝鸡市经过反复调研、充分论证,把目光锁定在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和健康养老的山水上。2015年5月11日,陈仓区政府和宝鸡育才集团正式签约,景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景区开发的前提就是路要通畅。交通不便,游客难以成行。由于原有道路弯道多、坡度大、路面窄,难以满足游客出行和旅行车辆通行的需求。为此,陈仓区把公路建设作为带动山区群众脱贫的致富路来谋划和推动。育才集团更是把公路建设作为景区开发的关键工程,投资4亿元用于公路建设。

2016年5月,宝鸡市陈仓区西部山区的重要旅游公路码大路顺利建成通车,串起大水川、灵宝峡、九龙山三大景区,从根本上改善了交通条件,陈仓区西部山区也从最贫困区域一跃成为宝鸡最具发展潜力与前景的旅游名地。

迄今为止,大水川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8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1.92亿元。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条旅游专线就让西部山区的绿水青山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真正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记者了解到,自景区开工建设至今已提供工作岗位13000余个,景区就业人员达2300多人,主要从事景区的建设、保洁、安保等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18000元。

“自从修通了这条路,乡亲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坪头镇庵里村村民李文彬以前靠种地为生,一年仅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如今,他做了九龙山景区的仓库管理员,一年收入达到近四万元。

庵里村村民王小林利用自家在旅游专线边上的“区位优势”,2017年,在哥哥的资助下搞起了家庭旅馆,他告诉记者,仅五一三天假期就收入近万元。

此外,随着景区的发展和区域出行道路的改善,陈仓区还鼓励沿线贫困户销售自己种植的花椒、木耳、核桃等农特产品,并协调景区为120户群众提供农副产品自销点,带动就业700余人。

“交通+产业”打造农民增收致富新引擎

麟游县位于关中西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交通的不便利,使得麟游被贴上了“闭塞”“落后”“贫穷”的标签。

对于麟游的绝大多数农村来说,公路决定着出路。近年来,麟游县坚持“路随产业走、产业围路转”的思路,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设施,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

截止目前,麟游县先后实施通村水泥路258条355公里,总投资达19625万元。与此同时,麟游县还实施了通村公路完善工程23条125.5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条70公里,为提高农村公路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麟游土蜂蜜、麟游核桃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正沿着一条条通村公路走出大山,走进了西安、宝鸡等地市民的餐桌。

道路通,产业兴。随着麟游县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县城内30多家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辖区内三大煤矿完成了“以运定产”到满负荷生产改变。

崔木煤矿位于麟游县崔木镇北王村,2012年建成投产。崔木煤矿党委书记颛孙祖田告诉记者,刚开始投产那几年,煤矿的运煤车走的都是崎岖不平的砂石路,严重影响了煤炭运输和生产,一旦遇到恶劣天气,煤炭三五天都运不出去,造成有煤不敢采,采出运不出等情况。”

如今,道路畅通了,崔木煤矿向外运输能力同比提升20%左右, 2017年崔木煤矿利润相比2014年增加了3.5亿元,增长了300%。

得知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项目即将在该村实施的消息后,麟游县武申村的瓜农马志诚一口气种了8亩多西瓜。5月份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车辆畅通无阻。“7月中下旬,西瓜就要丰收了,今年再也不用辛辛苦苦拉出去卖瓜了,路修好了,客商的车自然就来了。”粗略估算后,马志诚告诉记者,今年的种瓜收入能达到三万块钱。

大动脉带动了大流通、大物流,麟游县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绿色有机农产品外运便捷,山区群众出行容易、农村面貌改善,交通+脱贫攻坚模式逐渐成为麟游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交通+美丽乡村”让乡村道路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行走在扶风城乡,一条条县乡通道宽阔笔直、平坦畅通,一条条村组道路纵横交错、连环成网,一条条产业道路承载希冀、延伸未来……

作为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扶风县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惠民工程的“龙头”来抓,2009年率先在宝鸡市实现行政村水泥路全覆盖,2010年成为首批全省农村交通运输示范县。在此基础上,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努力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水平,实现了自然村道路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1527公里,密度2.07公里/平方公里,位居陕西省前列。

踏进扶风县城关街道万杨村,记者就被眼前宽阔平坦、干净整洁的村组水泥路和错落有致、移步易景的绿化所吸引,满眼都是“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画面感。

“以前交通很不方便,遇到下雨天,出行都要穿上泥鞋。现在出行不沾泥,门口就能坐上班车。”说起修路带来的巨变,万杨村党支部书记李有杰感慨万千。作为扶风县最西边的村,位置偏僻,地形复杂,以沟坡为主,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村组道路达30多条,出行问题成为全村群众的“心病”。

据介绍,2012年以来,该村先后硬化村组道路30多公里,覆盖了村内所有道路。同时,高标准培好路肩,做好绿化,栽植樱花、红叶李、百日红等树木5万余株,小黄杨、女贞、冬青等绿篱2600平方米,形成“一村一景点、一路一景观”。

万杨村是扶风县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的一个缩影。李有杰告诉记者,其实从2016年以来,扶风县就结合脱贫攻坚,先后投资2.64亿元,打造了“一条路、两条水沟、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丽公路,不仅让群众出行方便了,更让乡村道路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目前,花溪花卉农耕文化体验园、快活林农庄、黑山羊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幸福农庄、海棠农庄等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比翼齐飞,成为孕育现代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共建美丽乡村的“先行军”。

此外,宝鸡市近年来积极推动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宝鸡市扶风县城南部由中铁七局路桥公司承建的S209湋河大桥即将进行架梁。湋河大桥项目是宝鸡市在建国省干线公路扶贫项目中,单跨跨度最大的一个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大桥将全面完工。建成后,扶风县百姓可通过此桥直达新城,同时也将极大地方便扶风县的经济发展。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