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右一)等联合国官员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代表颁奖。 记者庞超摄
把茫茫荒原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绿色奇迹塞罕坝,一个书写人类勇敢和美丽自然失而复得的故事激励着世人。内罗毕当地时间12月5日晚10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现场,响起了“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名字。塞罕坝林场三代务林人代表走上领奖台,从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地球卫士奖”奖杯,并高高举起。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此次获得的是2017年“地球卫士奖”的“激励与行动”奖项。
塞罕坝位于我省北部,清代曾是皇家猎苑,后来由于过度采伐,加之战乱山火不断,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1962年,国家在塞罕坝组建林场,55年来,三代务林人接续奋斗,造林不止,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林场总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领奖。陈彦娴在颁奖现场发表感言,她深情地回忆起50多年前369名伙伴来到漫天黄沙的塞罕坝创业的往事,“半个多世纪里,前仆后继的我们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地种树,一心一意地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她相信,这次获奖将激励塞罕坝人去创造新的绿色奇迹,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人行动起来,争当地球卫士、环保英雄。
索尔海姆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通过55年的不懈努力将广袤荒芜的沙漠转变为茂密的森林和草原,为人们提供淡水和氧气,同时缓解了该地区面临的风沙危害,还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风力发电推动绿色经济增长,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颁发“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第三届环境大会的一个重要环节。该奖创立于2004年,每年评选一次,颁发给世界各地在环境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在今年的“地球卫士奖”各个奖项中,中国摩拜单车公司获得“商界卓识奖”,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获得“终身成就奖”。 (记者庞超)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