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6月12日电 题:唱响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通往振兴之路的黑龙江边境特色乡村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管建涛、王建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乌苏里船歌,让人们熟知了生活在边境地区的赫哲族。
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乌苏里江流域,捕鱼人在晨光中整理网具(2017年6月16日摄)。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兴边富民行动走过20载,从“北极”漠河到“东极”抚远,从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到兴凯湖畔,黑龙江省绵延约3000公里的边境线上,以赫哲族村寨为代表的一个个特色乡村,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历史性变革中悄然转身的新型农民,正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以奋斗姿态唱响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
“抓得准”特色,鼓起百姓腰包
凌晨两点半,很多人还在睡梦中,63岁赫哲族老人尤士柱,已伴着第一缕晨光准时开船,撒网捕鱼,开启新一天生活。
这个习惯,尤士柱坚持了几十年,只是内涵早已不同。
“以前打鱼是养家糊口,不得不打;现在打鱼是休闲,是享受,是精神寄托。”尤士柱一边把船,一边眺望远方。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以渔猎为主。尤士柱居住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赫哲人主要聚居区。
俯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2017年9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
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引导赫哲群众转产。乡亲们逐步涉足种植业、养殖业、民族特色旅游业等多元产业。
2011年到2013年,尤士柱先后买下两条游艇,成为乡里做游艇生意第一人。如今,尤士柱的渔船、游船都更新了三代;他还创办了水上客运公司;在江边开办的“赫哲人家”餐馆,年收入也有十多万元。
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乌苏里江流域,捕鱼人在晨光中整理网具(2017年6月16日摄)。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依托界江风光和特色资源,很多边境乡村的产业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型。
传统的餐桌菜品也“变身”便利的休闲食品。在东宁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一些黑木耳被加工成小食品,麻、辣、咸、香等各种口味都有,价值翻了三四倍。
东宁已成全国重要的黑木耳生产、加工和集散基地。利用边境优势出口木耳到俄罗斯等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居黑龙江县(市)第一位。
游客在漠河县北极村的冰雪旅馆内参观(2018年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在“中国最北村落”北极村,靠伐木而生的林区人,停伐之后谋转型,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火了“找北游”。
“可同时接待20人的民宿,一年能赚近20万元。”北极村村民李希江说,全村700多户,有171户开民宿。
游客从漠河县北极村冰雪旅馆的一个房间前走过(2018年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边境乡村狠抓特色,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旅游、对俄合作等产业,边民的腰包一步步鼓起来。
2017年底,黑龙江省18个边境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近70%,少数民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长近一倍,其中赫哲族是增长最快的少数民族之一。
“请得回”能人,开拓振兴新路
农村人才外流曾是普遍现象,东北边境地区更加明显。一位边境县干部说:“过去考出去100个大学生,能回来2个就不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一些既有乡村生活背景,又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人,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理念。
密山市白鱼湾镇地处兴凯湖畔。这里偏远,交通不便,种植一般的大米缺乏竞争力。而对于有丰富营销经验的“80后”曹志晶来说,这里生态条件好、潜力大,拥有发展三产融合的良好基础。
2017年,曹志晶注册成立了黑龙江湖润湾田农业有限公司,当年就引导农民种植优质中高端水稻,面积达3000亩。
“单产虽然低些,但价格比普通水稻每斤高1毛5。”曹志晶说,不少农民认识到,不靠产量靠质量,一样可以增收致富。
在绥滨县忠仁镇长发村,回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刘启新通过对讲机了解其他木耳棚室的温度(2018年6月2日摄)。新华社发
除企业家外,一些大学毕业生也成为返乡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绥滨县忠仁镇长发村,回到村里的刘启新,成了木耳产业的带头人。
在忠仁镇建边村,大学毕业的何继伟,成为村里的电商操盘手,去年帮村里卖了近70万元的农产品。
“留得下”民俗,传承乡村文明
黑龙江省沿边境线的18个县市区中,少数民族聚居村156个,少数民族30个。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成为不少乡村活跃经济的新引擎。
赶上周末,来自北京市的10多名师生来到黑河市爱辉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鄂伦春传统文化习俗。
这个教育基地位于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风格鲜明的特色村寨、民俗表演,是这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走进新生村,热情好客的鄂伦春人唱起了民族歌谣。在一个鄂伦春族的迎亲活动中,游客和热情的表演人员一起互动。
今年是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5周年。72岁的葛长云小时候在山上跟着大人逐猎而生,一直住着“撮罗子”,7岁下山后才住进国家给盖的新房子。
聊到新近的变化,老人不由自主地哼起了鄂伦春族歌曲,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传承文化,是鄂伦春族乡村振兴的魂。”塔河县鄂伦春族研究人员关小云说。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民间儿童玩具。哈尼卡传承人朱月华和几个徒弟围坐在圆桌前,一边唠家常,一边裁剪衣袍、坎肩、马褂。不多时,几个活灵活现的哈尼卡就完成了。
朱月华是达斡尔族,常年居住在黑河市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坤河村。她生活中的很多乐趣,都和达斡尔族的传统活动有关。
“这儿每年都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库木勒节,中间还有美食节,吸引不少游人。”朱月华说。
“守得住”青山,推动绿色发展
几天前,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抚远迎来一位“重量级客人”,几名渔民捕获了一条重达1028斤的鳇鱼。
“能打到这么大的鱼,说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当地一位老渔民说。
这条鳇鱼并未成为“盘中餐”,而是被水产部门“特护”起来,继续人工繁育,既保障了渔民收益,又保护了这条“水中活化石”。
从抚远沿着乌苏里江逆流而上,直接进入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11365平方公里,超过饶河县全域。
保护区自然条件好,黑蜂产业也出名。小黑蜂成为饶河县饶河镇蜂农李宝山的“摇钱蜂”,改变了全家四口人的生活。
这是绥滨县标准化的育秧大棚和水稻田(2018年5月1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何山摄
沿江继续南下,坚持绿色发展“变现”的故事越来越多。通过调减化肥、农药,虎林市绿色有机水稻发展30万亩,一些优质大米卖到每斤数十元。
密山市地处乌苏里江上游。去年开始,密山市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段君义有了新头衔——“河长”,也有了个新工作——清淤。
“以前半年清淤一次,现在每月清一次。”他说,责任明确了,保护生态意识更强了。
为了解决秸秆处理难题、防止大气污染,一个预算投资245万元、将秸秆压块处理的扶贫项目,已经落到胜利村。
“这个项目建成后,年消化8000多吨秸秆,村里2万多亩地的秸秆就有了着落,村集体收入也会增加。”段君义说。
负氧离子含量高,洗洗肺;绿色有机食品多,养养胃。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边境乡村健康养老的金字招牌。
“筑得牢”堡垒,引领兴边富民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难事、苦事,党员、干部冲在前。
一些适合农村的致富项目,很多农民不是不想干,而是担心风险,不敢干。在嘉荫县红光乡辽原村,这样的担心不再有,因为村干部领着干。
“村里最早种木耳的,就是3名党员。”辽原村党支部书记王景全说,看到木耳效益远好于大豆后,种植木耳的越来越多。如今全村441户,种木耳的超过五分之一。
王景全还带领3名党员和2名群众,成立了龙乡福地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19人创建了辽原村党员创业示范基地,通过棚室食用菌栽培带动农民致富。
从大豆到木耳,从一般木耳到富硒木耳,从地面摆栽到棚室挂袋,王景全都是发起人和带头人。
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好了,对村里的带动效果明显,去年辽原村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4107元。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妇女在传习所里学习赫哲语(2018年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何山摄
筑牢堡垒,需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进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的联排别墅,经常会看到“星级党员户”的标识牌。
“这时刻提醒党员,要给群众做表率,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说。
小船儿跟着大船走,新时代船歌人人唱。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黑龙江边境地区特色乡村,正在唱响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