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频道 > 要闻 > 正文

河南实施十大重点水利工程 力争3至5年摘掉“严重缺水地区”帽子

文章来源:大河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14 08:13:38

  □河南日报记者高长岭

  12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现代化动员大会,为我省实施“四水同治”、启动十项重大水利工程吹响了“集结号”。

  我省为何要实施“四水同治”?“四水同治”如何实施,又将给我省带来哪些变化?当天的大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相关专家对会议精神也进行了解读。

  新时代呼吁破解治水难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类各项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在整个生态链中属于核心因子、控制性要素,如果没有水,整个生态链就会断裂、消亡。

  治国当治水,兴水利、保水质、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减灾惠民的大事。人与水的问题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原大地。一部河南发展史,也是一部河南治水史,在中原大地上流传着大禹治水、贾鲁修河、杨贵凿渠的动人故事。

  “经过4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的省情、水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代呼吁‘四水同治’,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新增长点。”省水利厅总规划师李建顺说。

  当天的会议指出,我省治水兴水面临着四大突出问题:水资源不足是突出短板,水生态退化是潜在威胁,水环境污染是最大心病,水灾害多发是严重危害。

  我省水资源匮乏,全省平均降水量只有700多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70%集中在汛期;人均水资源量仅有4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大大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500立方米严重缺水下限。

  河南省每年废污水排放量50亿吨,占多年平均用水总量的40%多,劣Ⅴ类水质河流长度超过1000公里。因为水质污染,部分水源无法利用。加上水利工程设施不足,黄淮不少地区“守着黄河水没水用,住在淮河边没水喝”。

  河南面临的突出水问题如何破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转变治水思路,并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新思路。这一治水兴水新思路,为我省解决水利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矛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全面推行河长制解决了‘九龙治水’的多头管理问题,‘四水同治’则从系统治理的角度来破解治水难题。”李建顺说。

  治水思路的重大转变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就着手谋划实施“四水同治”工作;下半年省政府多次召开省长办公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对实施“四水同治”和十大重点水利工程进行了讨论研究;省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了十大水利工程情况汇报。今年9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现代化的意见》。

  实施“四水同治”,就是要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

  ——高效利用水资源。要将集约节约用水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管理保护的全过程,推广于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做到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切实抓好洪水、雨水、中水的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力和效率。

  ——系统修复水生态。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自然恢复、保护为主的方针,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推进河湖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地上水盆”互联互通、“地下水盆”采补均衡。要开展以卫河、共渠为重点的10条典型河流生态治理的试点,为全省开展河流生态治理提升提供借鉴。

  ——综合治理水环境。要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坚持水污染治理、水流量加大、水源地保护的“三管齐下”,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改善水环境质量,还老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增加河水流量,维持河道生态用水的需要;保护水源地,特别是要保护好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水环境,确保一渠清水北送。

  ——科学防治水灾害。要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加快补齐洪水控制、江河治理、城市防洪、平原治涝、蓄洪滞洪、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汛抗旱的短板,全面提升抵御水旱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不发生”的目标,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居乐业。

  “实施‘四水同治’,我省的治水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跳出了原来就治污而治污、就调水而调水、就防洪而防洪的老路子,兼顾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流域,协同地表与地下、上游与下游、左岸与右岸、干流与支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兼顾到了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可以统筹解决水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冯朝山说。

  积极构建现代水网体系

  为了落实好“四水同治”,省委、省政府在前期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全省实施十大重点水利工程。

  这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分别是:引江济淮(河南段)、小浪底北岸灌区、小浪底南岸灌区、赵口引黄灌区二期、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洪汝河治理、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卫河共产主义渠治理、黄河下游贯孟堤扩建等10项工程。根据估算,十大水利工程总投资343亿元,治理河道及堤防890公里,建设渠道或管道1400多公里。

  这十大水利工程涉及淮河、海河、黄河、长江四大流域,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是“四水同治”的基础工程、构建水网的骨干工程,也是解决“水瓶颈”问题的关键工程,对我省增加水源、完善中原水网、补齐水利短板、加强水生态修复、治理水环境、减少水灾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

  十大水利工程有利于我省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我省水利工程不足,水网不畅,特别是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缺乏骨干水系连通工程,造成汛不能蓄、涝不能排、旱不能引,用不上当地水,引不进外地水,留不住过境水。推进十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大水网、形成大循环、发展大水利,有利于在全省形成“旱引涝排、上灌下补、内连外通、丰枯互补、调洪防灾”的现代水网体系。

  李建顺说,通过实施引江济淮(河南段)工程、赵口灌区二期工程,可以充分利用沙颍河、贾鲁河、惠济河的现有水系条件,形成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互联互通互补的水网格局,解决豫东地区生产、生态、生活用水难题,使水系不通、水量不足、水质不好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省委、省政府提出,通过实施十大水利工程,要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河南省“严重缺水地区”的帽子彻底摘掉,让全省人民“喝上安全水、用上自来水、补上生态水”。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