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2月5日电 题:宝山村的三次“探宝”
新华社记者李力可
绿道在初冬薄雾霭霭的山林间蜿蜒,道旁的一座欧式建筑,是四川成都彭州市宝山村村民赵雷的家。“自从两年前将家中的32间客房改为民宿,我们的年收入增长了20余万元。”赵雷说。
走进村中,全村608户村民的家或是中式别墅,或是西派洋楼,无不显示着这里村民的富足。自上世纪70年代起,宝山村从一把锄头干起,经过40余年的艰苦奋斗,把“人穷心散”的山村建设成了拥有固定资产106亿元的集团公司、村民人均收入超6.6万元的“西部山区第一村”。
第一次“探宝”:改荒山造田断穷根
“宝山,有宝才是宝山。”但在村民鲁先让的回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宝山村却穷得家家吃不饱、户户穿不暖,“最穷的第一生产队人均口粮只有71斤,每年全村要靠国家供应返销粮18万斤,才能维持半饥半饱”。
而就在村民饿得肚子难受、心里委屈时,1966年,31岁的贾正方因工伤致残提前退休,回到了家乡宝山村。
由于左眼被炸伤又经历复发,贾正方的左眼视力仅剩0.02,但贾正方有着一颗带领村民告别贫困的“明心”,他把让最穷第一生产队吃上饱饭当成了回乡后的第一件事。
“回来时,党组织送了我一把锄头,我想这不就是要让我挖断家乡的穷根嘛。”带头进沟开荒、改土造田,贾正方和村民一起把遍地荨麻、荆棘的荒坡改成了梯田。一年下来,第一生产队粮食产量便从1万多斤变为6万多斤,村民们不仅吃上了饱饭,还有了余粮。
1971年,贾正方当选为宝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干十来年,坡地全改完。梯田两千亩,粮食二百万……”上任后,贾正方为村里拟下了解决温饱的“90字方针”,而这90个字在宝山村不久便一一实现了。
到1978年,宝山村在大山中开出了715亩高产梯田,粮食总产量从23万斤增加到了130多万斤,人均口粮超过450斤。吃上饱饭的村民,还把粮食转卖给或借给周边缺粮的村。
祖祖辈辈挨饿的穷根,终于在宝山村彻底断掉了。
第二次“探宝”:向群山大河要产业
解决了温饱,却没有解决发展的问题。背靠龙门山的宝山村,地处海拔1050米至4300米的高山河谷,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58亩,全村90%以上都是荒山野岭。“只靠农业,恐怕永远也富不起来。”1978年,贾正方决定“靠山吃山”,发展副业。
而在当时的宝山村,九成多村民是没有技术更没有资金的老实农民,经过商议,宝山村决定:走出一条发展集体经济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路怎么走?宝山村小伙子们首先走进了深山。烧石灰、采硫磺、挖煤矿……用一个冬天挣下了1600元,并用1600元起家,在曾让贾正方致残的马鬆岭开了铜矿。“铜矿3年盈利50多万元,让我坚信要致富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贾正方说。
除了矿产丰富,宝山村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1980年,宝山村投资的宝山水电站投产,让煤油灯退出了宝山村。“发电那天,全村放鞭炮欢庆,家家户户晚上坐在一起看屋顶的电灯泡。”鲁先让回忆道。
这座100千瓦的水电站,不仅供应了宝山村,还通过向外供电给村里带来了每年几万元的收入。贾正方发现,水电是宝山取之不竭的“摇钱树”。如今,宝山村已经在当地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拥有1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5万千瓦。
1994年,宝山村成立宝山企业集团公司,贾正方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而曾经为一顿饱饭发愁的宝山村,也成了拥有复合肥厂、选矿厂、水电站等企业的工业化村庄,当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
截至2017年底,宝山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下属26家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06亿元的现代化股份集团公司,而通过在集团中工作、分红等方式,宝山村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达66531元。
第三次“探宝”:问绿水青山要未来
宝山多宝。1996年,宝山村认准了生态旅游是未来的新兴产业,投入4500万元开发回龙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始了转型发展旅游的道路。
1999年,宝山村又开发了地热温泉资源。为了发展旅游,宝山村调整产业结构,关停了村里的化工厂和建材厂等高污染企业,把生态作为对接市场未来需求的法宝。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宝山村遭受重大损失,全村倒塌房屋7078间,54人遇难,7个企业无法恢复,经济损失达27.8亿元。“翻开本子,村里还有近1亿元资金,我们拿出4000万元建房、5000万元恢复生产。”贾正方介绍,经过3年灾后重建,宝山村再次浴火重生。
“重建时村里告诉我们要把未来发展考虑进去,村里可以为村民规划设计重建方案。”赵雷告诉记者,正是重建中对建设的重视,给他一家打下了发展旅游的基础。现在,宝山村已有乡村民宿、农家乐363家,2017年接待游客111.1万人次,实现收入8000余万元。
“走过40年风雨的宝山村才刚刚起步。”已经83岁的贾正方仍在思考宝山村的未来,乡村文创、森林康养、现代农业等产业将为宝山村的年轻一代开拓更宽广的空间。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