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0月24日电 题:从土窝窝到洋别墅:哈西娃村“变形记”
新华社记者马千里、骆晓飞、王金金
“土路土房土窝窝,拦不住姑娘往外嫁,草皮挡不住牛羊啃,有女不嫁哈西娃。”这是曾经的哈西娃村的形象写照。而如今在哈西娃村新建的住宅小区里,音乐喷泉、庭院别墅、休闲广场……小区设施齐全、街道干净整洁,这里与城市住宅区相差无几。哈西娃村用十年时间变了样。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宗加镇的哈西娃村,十年前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蒙古族村民们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当时一个宁夏老板来我们村承包了43亩地种枸杞,他刚来的时候除了行李只带了一把铁锹,短短两三年后开着一辆小汽车走了,我就在想,守着这些地,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干呢?村里一定要转型。”哈西娃村党支部书记温国忠说。
古生物地层遗存“贝壳梁”、“巨型”野生蘑菇、草长莺飞的田格里湖湿地,地处柴达木腹地的哈西娃村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温国忠和哈西娃村的干部们坚信,守着“宝贝”不愁发展不起来。
“没有方案不下山。”经过反复思考,温国忠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夏季草场乌龙沟开会。“没有饭就啃河里的冰,反正只要没有讨论出脱贫致富的方案,就坚决不能下山。”连续三天三夜的讨论最终将所有村干部的意见统一到发展生态畜牧业这条路上来。
“当时村干部家的牛羊都入股了,我也干脆一起入股加入合作社,集体经营总比自己‘单打独斗’强。”村民焦日格图说。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哈西娃村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入股,挨家挨户讲解政策,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全村折股量化的工作,2010年初成立了哈西娃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平均入股、平均分红”,经过十年的发展,哈西娃村牲畜量下降约80%,草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同时,合作社统一管理使得大部分村民从放牧牛羊中解放出来。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立后,村里给每户村民分了10亩地,除了在合作社管理牲畜的放牧员外,剩余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转移到枸杞种植上。“我们可是马背上的民族,世代以放牧为生,用铁锨干活可是新鲜事。”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村里的党员干部再次先行先试,带头种植枸杞。
不养一个闲人,大家共同致富。2010年哈西娃村原有的低保户全部主动放弃低保待遇,全村上下决心凭借自己的力量谋一条致富路。
“到现在我已经种了快十年的枸杞了,干起农活来还是觉得有些不顺手,但种枸杞的收益确实好。”村民李红洪说,收获头一茬枸杞就得到了14万元的收益,一下就坚定了她继续种枸杞的决心,现在她家的枸杞地已经扩大到了20亩。
借着亿万年“贝壳梁”,村民们发展旅游业开牧家乐;草原上野蘑菇多,村民们就办起了野蘑菇加工厂;山上野牦牛多,村民们就探索野牦牛杂交繁殖技术。多元化产业发展使得哈西娃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截至2017年年末,村集体收入已达到350万元,人均年收入已接近4万元。
村里将集体经济收益用在道路改善、水利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目前哈西娃村已连续十年为村民支付全部的医疗和养老保险,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每个月可领取500元生活补贴,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每学期由村集体补助4000元。
一想到马上就要搬进新家,焦日格图面露喜色:“今年冬天我们一家人可以在别墅里过个温暖的冬天了。”
“进入新时代,要让家家有小车,户户住别墅。”温国忠说,村合作社留存了近三年的收益,投资3000多万元为全村41户村民每户修建了168平方米的联体别墅,别墅内家具、家电配备齐全,村民们可拎包入住。温国忠指着眼前一排排新房告诉记者:“过些日子村民们将牛羊转场到冬季草场后,就可以选房入住了。”
今年哈西娃村成立了青海哈西娃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将合作社进行公司化管理。“现在我们最缺的是人才。”温国忠说,想要进行公司化管理就必须要有懂行的人才,然而村干部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一下子都被难住了,他希望有懂市场、懂枸杞加工的专业人才能来到农村,带着大家一起干。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