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温竞华、王秉阳)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正确保存、消毒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
指引将不同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环境污染的暴露风险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五个等级。
根据指引,普通民众处于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室内办公环境,托幼机构、学校,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等场所时,都属于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民众在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室内外场所活动时,则属于低风险暴露人员,可不佩戴口罩。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可视情选用。
那么,口罩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
指引明确,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中途进餐(饮水)、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重新进入需更换;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较高风险人员在接诊高度疑似患者后需更换。
其他风险类别暴露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使用过的口罩又该如何正确保存、清洗和消毒?
指引建议,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清洗参照说明书进行;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理。
大视窗
新闻热点